推进卫生计生重点工作 七地创新经验可借鉴

2016-07-2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特别报道 浏览:10096 次 

编者按:
    多措并举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全面推进“369人才工程”、探索建立“七证合一”的婚育健康全程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新农合监管服务水平……在7月26日召开的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上,郑州市、平顶山市、安阳市、商丘市、周口市、中牟县、息县卫生计生委主任就各自的工作做了典型发言。这里将他们的经验摘编如下,敬请各地参考借鉴!

郑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付桂荣

平顶山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培

安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永斌

商丘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张树仁

周口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炯

中牟县卫生计生委主任王进兴

息县卫生计生委主任任仲宝

              本版图片均由史尧拍摄(图文均按发言顺序排列)

中牟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作为全国首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近年来,中牟县通过一系列探索研究,根据各乡镇疾病谱,在统一规划、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乡级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上转患者1.1万余例,县级医疗机构下转患者2700余例,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到三级医院”的目标。
    在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上,中牟县卫生计生委主任王进兴介绍了中牟县在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的经验。
    自开始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来,中牟县投资近10亿元新建了县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县中医院新院区和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投资327万元建设省级示范卫生监督所,投资1100万元建成县疾控中心标准化实验室,投资500万元支持县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县影像会诊中心、县远程会诊中心等10个中心建设。2015年,部分中心的投入运行填补了中牟县在介入技术及血液透析技术方面的空白,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人才供给是关键。近3年来,中牟县累计引进卫生专业人才1200余名,其中为县级医疗机构招聘500余名。为了能留住人才,县级公立医院增加事业编制849个,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中牟县还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县级公立医院可根据需求特设岗位并招聘实用型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受编制限制;坚持每三年以县政府的名义选拔和培养“名医”10名、“学科带头人”10名、“医林新秀”30名,确保高素质人才留在基层。
    同时,中牟县还投资近1200万元搭建全县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目前,中牟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分别应用了电子病历软硬件系统,实现了院内各业务系统数据信息互通共享;下一步,还要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居民健康一卡通,为全县实施分级诊疗提供技术支撑。(李 荇)

郑州 “抓两头带中间”推进分级诊疗

    郑州市是河南省分级诊疗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在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上,郑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付桂荣介绍了郑州市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做法:“唱响三部曲、弹好二重奏”,即谋篇布局促发展,加快构筑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抓两头带中间”,建立完善有序的就医新机制;创新求突破,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尤其是在“抓两头带中间”的探索上,郑州市有不少创新之处。
    “抓两头”即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郑州市采取优化基层布局、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加强人才建设3项措施,规划建设30所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1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167所;出台《郑州市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村卫生室基本药物补贴由每年3000元提高到每年5000元,对未纳入保障范围的老年乡村医生,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补助。为了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该市计划为基层招聘医学毕业生、特岗全科医生260名,培养骨干人才3000名,其中2016年招聘167人。2015年毕业的53名乡镇卫生院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已全部纳入编制管理。
    为了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郑州市主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郑州市启动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县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目前,郑州市财政累计拨付学科人才科研补助资金1亿元。二是完善区域性专科诊疗中心布局。郑州市推进妇女儿童、肝病、器官移植等11个中心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引进高端人才1897人,建成省级、市级重点学科17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4个。三是实施“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今年,郑州市引进博士及副高职称以上人才33人。
    “两头”已经抓好,咋带“中间”?郑州市采取医联体扩面、加快医疗集团建设、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对口帮扶等措施,促进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发展。
    郑州市组建城市医联体7家,成员单位中基层医疗机构482家;5个县(市)全部开展“县带乡、乡管村”县域医疗联合。同时,郑州市将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郑州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体并入郑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探索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公立医院改革新路子。在对口支援方面,郑州市明确规定,二三级医院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基层帮扶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单次连续驻点时间不少于6个月。(常 娟)

平顶山 “369人才工程”硕果累累

   平顶山市自2015年启动“369人才工程”以来,为基层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平顶山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培在做典型发言时,提到一串数字:
    自2015年以来,平顶山市共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140名医学毕业生,招聘特设岗位全科医生16人,安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61人,培养基层骨干医师108人,完成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修培训160人次,完成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培训386人次,开展全科医师转岗培训202人次,全面完成基层卫生人才在职学历提升招生任务,35人参加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组织3家三级医院的45名医务人员支援6家县级医院,为受援医院新建临床专科3个,新开展适宜技术23项,开展新项目10项,诊疗患者7799人次;组织14家二级医院对口支援31家乡镇卫生院;招募红十字医疗专家志愿者45名,成立志愿服务队3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7批次。
    这一切,都归功于平顶山市推进的“369人才工程”。为了做好“369人才工程”,平顶山市卫生计生委就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就此做出批示,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都把这项工作当成重点工作,多次派人到基层视察调研,为“369人才工程”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平顶山市卫生计生委还联合当地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等部门,积极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确保协同推进。
    为了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平顶山市卫生计生委努力解决好人才培训、招聘、安置及待遇等重大问题;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解决引进人才的编制、待遇及社会保险等问题。
    同时,平顶山市财政每年都安排资金144万元支持城乡对口支援工作,为每名对口支援医务人员每月补助1000元。
    为了更好地推动“369人才工程”,平顶山市卫生计生委成立专项检查组,针对重点事项进行专项检查。其中,对于订单定向培养计划毕业生的编制、工资问题,平顶山市卫生计生委专门向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下发通知,促使相关人员的编制、工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李 荇)

安阳 探索婚育健康全程服务新模式

   自去年以来,安阳市卫生计生委积极探索“七证合一”婚育健康全程服务新模式,不仅受到育龄群众的普遍赞扬,还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突出反映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获得感的12条新闻线索之一,先后被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在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安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永斌分享了相关经验。
    去年年初,安阳市卫生计生委将有关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的11种证件按功能、作用进行梳理,按照“依法依规、简便易行、高效便民”的原则,将生育服务证、孕产妇保健手册、孕产妇保健卡、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服务手册、儿童保健手册、儿童预防接种证等7种证件,整合为安阳市婚育健康全程服务证(以下简称全程服务证)。群众持全程服务证可以享受生育登记、生殖健康检查、孕前优生监测、孕期保健、领取住院分娩补助以及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服务,形成“一个证件管全程”的运行机制。
    安阳市卫生计生委还在优化服务方面做“乘法”:一是增加发证窗口,凡可以享受生育登记、生殖健康检查等服务的对象,在当地婚姻登记大厅、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等任意一个服务窗口,均可办理全程服务证;二是简化登记办证程序,群众持身份证和夫妻合影照片,即可及时办理全程服务证;三是优化服务流程,推出“公交车五站式”服务,一对夫妻从领结婚证开始,如同搭上了“全程服务公交车”,可以享受婚育健康全程系列化服务;四是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坚持服务需求全程代办,实行手机短信提醒,实现服务精准引导;五是采取“新证新办法、老证老办法”的“双轨制”运行机制,之前已经领取的有关证件继续有效,新增服务对象统一使用全程服务证。
    为了实现“多证合一”服务模式全覆盖,安阳市卫生计生委把“全面推行卫生计生融合‘多证合一’服务模式,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工作”作为今年重点工作,纳入市政府工作目标及全市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年终兑现奖惩。此外,安阳市卫生计生委还通过台账管理,制定规划图,设定进度表,实行挂图作战,确保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去年8月,安阳市卫生计生委选择10个乡(镇、街道)48个村(社区)作为试点,于今年上半年推开此项服务。截至目前,安阳市已有15962人领取了全程服务证。(史 尧)

商丘 扎紧新农合监管“篱笆”

   今年上半年,商丘市积极开展“套取新农合资金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和“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新农合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扎紧新农合监管“篱笆”。
    在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商丘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张树仁就当地新农合监管工作经验进行了介绍。
    今年年初,商丘市卫生计生委将开展“新农合政策落实监管年”活动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把“套取新农合资金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以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的工作机制,召开新农合专项检查通报会,对各县(区)在新农合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建立市直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主要指标通报制度,每月对全市7家市直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参合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通报排名,下半年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全面推广;落实属地管理工作责任制,责成各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本辖区存在问题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及其负责人、相关人员严肃处理,要求各县(区)全额追缴违规资金,返还新农合基金专户;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新农合基金运行分析会,每月发布一次新农合进展情况专报,动态掌握各县(区)新农合基金存量和主要指标控制情况,对次均住院费用增长较快、实际住院补偿比例较低、住院率较高的县(区)及时下达警示告诫通知书。
    商丘市还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推进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和常见病定额补偿等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对不合理收治、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等行为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资质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并严格落实各项奖惩措施,确保新农合基金平稳、安全、科学运行。商丘市还加快推进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去年,商丘市梁园区、睢阳区率先启用新农合智能审核系统,实现医疗费用的全数据监管,有效预防过度医疗等违规行为,提高了监管效率。(李 荇)

周口 推进卫生计生事业融合发展

   “去年11月17日,周口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挂牌,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机构、人员的深度融合。”在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周口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炯介绍了当地机构改革的先进经验。
    为了加强干部队伍融合,周口市卫生计生委加强干部轮岗,原市卫生局班子成员分管计生工作,原市计生委班子成员分管卫生工作,促使班子成员快速熟悉新业务,激发机关活力;委领导班子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将原市计生委二级机构分设为独立法人单位,并在保持编制、人事关系和工资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将部门人员充实到市卫生监督局开展卫生执法协管工作,确保机构不变、编制不减、队伍不散,调动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借机构改革之机,将原周口市卫生局从二级机构长期借调的8名科级干部全部退回原单位工作。
    在业务融合方面,周口市卫生计生委坚持把创建学习型机关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建立了周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和周四学习例会制度,科级以上干部每周轮流讲课;组织委机关医学专业人员和部分业务骨干30人,进行医政医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技能锻炼,着力培养委机关自己的专家组,努力打造知识型、专家型、全能型卫生计生行政队伍。
    周口市卫生计生委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机关管理的全过程,制定并完善了办公、财务等各项规章制度,并编制成册,干部职工人手一本;根据工作职能,按照动态循环管理模式,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每月总结检查,跟踪问效;将考试和培训费用拨付给委考试中心和培训中心,业务科室只负责组织考试或培训,确保在各类考试中实现人、财、物分离;在行政审批方面,行政审批科全权负责行政审批工作,业务科长和主管领导不参与,业务科室全权负责医疗机构审批后的日常监管工作,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此外,周口市卫生计生委在周口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成立10个督导组,对各县(市、区)机构改革工作进行全程督导。目前,周口七县一市四区卫生计生委已全部挂牌。
(史 尧)

息县 创新农村卫生服务模式

   自2011年开始探索按病种分组付费以来,息县的新农合综合支付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在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上,息县卫生计生委主任任仲宝介绍了息县推进县域综合医改的经验。
    为了推进按病种分组付费改革,息县首先筛选病种、制定本土化临床路径,对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前3年新农合住院病种、人次和费用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疾病谱顺位,优先选择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明确的病种,确定纳入改革范围的病种,先易后难,梯次推进,逐步扩大病种数量。纳入改革范围的病种从最初的31种已经扩大到当前的379种,占县级医院出院患者的76.1%、占乡级医疗机构出院患者的98.5%,基本涵盖了常见病、多发病。
    为了破解卫生人才短缺瓶颈,息县制定“招、引、培、聘、留、管”6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开辟中高级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几年来,息县共招聘卫生技术人员472名,其中县级医疗机构142人、乡级医疗机构330人。息县还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原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洽谈,实施“3·30计划”,即用3年时间,为息县卫生计生系统每年引进人才30人,完成学历提升30人,每半年培训骨干30人。
    而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方面,息县还积极探索县、乡、村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息县将健康管理、门诊诊疗、住院诊疗、康复治疗等根据服务和诊疗规范形成一个规范的诊疗路径,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通过明确责任、上下联动,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按照功能定位开展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为患者提供连续服务,确保患者不论转诊到哪里,管理路径都一样,诊疗不间断。
    在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息县今年还选择3个乡镇9个村,对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全程健康管理签约服务,努力实现“筛查在基层,诊断治疗在综合医院,康复治疗回基层,预防和日常干预管理在健康管理团队”的全程健康管理目标。
(常 娟)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