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奇兵危难时刻显身手

2016-07-2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动 态 浏览:21662 次 

□武巧月  文/图

急救人员全力抢救患者

    7月12日12时40分,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3号急救站接到急救指令:“二七纪念塔附近有人晕倒。”
    呼啸的救护车载着急救人员迅速赶到患者身边。患者是一名男性,躺卧在花坛边,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左眼睑可见一处长约0.5厘米的挫裂伤,未见活动性出血。经过几秒钟的快速判断后,出诊医师龚洪申立即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快速下达指令:“准备除颤,用球囊面罩辅助通气!”
    “是!”急救护士黄国锋、急救员董子涛迅速完成相关指令。
    “除颤准备完毕!”“双向波非同步电除颤!”“准备除颤,全体离开!”“一、二,除颤!”“除颤完毕,继续按压,生理盐水250毫升建立静脉通道!”“是,生理盐水250毫升建立静脉通道。”
    现场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快速有效。和龚洪申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董子涛身高190多厘米,他跪在患者身边,用力、快速按压,和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夺战。
    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球囊面罩辅助通气、复苏药物应用……经过近20分钟的紧急救治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散大的瞳孔回缩,但呼吸为叹息样。此时,如果为患者戴球囊面罩进行转运,患者的安全不能完全保证。
    龚洪申再次下医嘱:“准备气管插管!”
    曾经参加全国急救技能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的龚洪申,有着过硬的气管插管技术,现场快速为患者建立高级气道,并在严密监护下安全护送患者转运。
    当时,患者身边只有一名同事。急救人员与患者的家人联系后,患者的爱人要求将患者转送至上级医院继续救治。急救人员与患者的父亲沟通了转运风险及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将其安全转运至上级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