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手术 百般滋味

2016/09-0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 闻 浏览:11577 次 

本报记者 文晓欢  李 荇

    一台手术,百般滋味;台上台下,实不相同。
    对此,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临床一线工作了20多年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彭帮田,感触颇多。

手术台上,拼尽全力
    摘下头上戴了5个多小时的放大镜,转身走下手术台时,一阵眩晕突然袭来,彭帮田几乎站立不稳。助手连忙上前扶了彭帮田一把后,彭帮田紧紧地闭上了极度疲惫的双眼,十几分钟后才回过神来。
    救了别人一条命,自己却几乎搭进去半条命。
    算下来,从2008年至今,彭帮田每年做20多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闭锁/法洛四联症)手术,上手术台近200次,几乎次次疲惫不堪。
    手术成功了!彭帮田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其中既有“给孩子争取到生的机会”的欣慰,也有身为医者的自豪感。
    肺动脉闭锁是一种罕见且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复杂程度高于肺移植手术,手术难度之大国际公认。
    具体来说,正常人心脏的主动脉连接左心室,肺动脉连接右心室,有氧的血通过主动脉流向全身,循环后变成无氧的血;无氧的血经过有氧加工后再次流向全身,形成正常的血液循环。而在肺动脉闭锁患儿身上,几乎没有肺动脉,因而造成全身缺氧,唯一能救命的办法就是重建肺动脉。
    重建何其难!在一般情况下,单是游离环节就需要5个多小时,这对医者体力的挑战性不言而喻,对医者的精神和意志力也是一种考验。只不过,当生与死横亘在医者面前时,哪怕仅有一线生机,医者也会拼尽全力。
    几个月大的婴儿,有的还是早产儿;糟糕得超乎想象的肺循环,还是胚胎阶段、近乎原始状态的血管;血管壁薄得像竹子内部的纤维膜。在此基础上游离、融合、重建,稍有不慎,脆弱、没有拉伸力的血管就会破裂。真真是:患儿命悬一线,主刀者步步惊心。
    “鼓励和相互鼓励,表扬和相互表扬。每游离一点儿,整个团队都会为之振奋。”彭帮田说。
手术台下,医者无奈
    “已经借了两万元了,孩子的肺炎几经反复,家里已经度日如年了!”翻阅着儿童心脏中心医患微信群的聊天记录,彭帮田看到一位患者家属的留言。
    “护士长怀着孕,但一直在帮患者家属联系相关救助基金。”彭帮田说,看到这样的留言,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复。事实上,在费用方面,国外手术一次性做到位至少需要80万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国内手术通常分“三步走”,第一步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第二步搭建管道,第三步置换管道。“三步走”下来,手术费用平均为22万元。
    “但这只是手术费用方面的问题,手术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孩子可能出现并发症、感染等,这些治疗费用不可预知。甚至,高风险下的意外也难以避免,比如手术成功了,孩子后期却因感染‘走’了……”几句话,把彭帮田的无奈表露无遗。他说,一方面,无论医生还是患者,甚至患者的家庭,始终都受疾病的影响;另一方面,当生命遭遇经济拮据时,不少医生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给患者解释相关问题、询问患者家庭的承受能力。
    只是,医者的无奈又何止这一项。除了回天乏术,还有在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医生的“主导权”更多地变成了“告知权”。
    “医生只能在专业领域告知患儿家长治疗方案、预计费用和大致效果等。”彭帮田说,决定权在患儿家长手中。
    不过,让彭帮田欣慰的是,无论是行业内呼吁还是官方声音,预期三五年内,各类基金、社会救助资金及医保、新农合等,能够覆盖这类患儿的全部治疗费用。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