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患儿生命的“绿洲”

2016-12-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 闻 浏览:19994 次 

——记郑州儿童医院急重症医学科
本报记者 王 婷  通讯员 万道静

    在郑州儿童医院急重症医学科,有一支训练有素、实力过硬的“特种部队”,她们用一对辨别安危的“火眼金睛”和一双提供生命之源的灵巧双手,为濒临“干涸”的小生命打造希望的“绿洲”。
    作为急重症患儿生命健康的“守门人”,郑州儿童医院急重症医学科依托完备的急诊体系和重症监护体系,历经多年的深厚积淀,成功获批成为2016~2020年度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
急诊转运 提高救治成功率
    “这是一个生命支持的平台,只有先保障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才能实现后续治疗。”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学科带头人、郑州儿童医院急重症医学科主任成怡冰一语道破急重症医学科的内涵。
    几天前,曾牵动无数人心弦的平舆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猴宝”出院了。回想当时,郑州儿童医院医务人员不畏大雾锁路,毅然与平舆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携手,共同完成“生命接力”。在急救转运途中,两名医务人员全程为患儿持续进行机械通气、心电监护、吸痰等,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直到患儿顺利到达郑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作为郑州市急救网络中唯一的儿科急救站,我们承担着郑州乃至河南儿科急重症患儿的转运及救治工作。”成怡冰说,郑州儿童医院急重症医学科配有10辆监护型救护车,依托车载呼吸机、转运暖箱等院前急救设备和高水平出诊团队,可确保急重症患儿的转运服务质量,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不光如此,急重症医学科的急诊体系还包括院内急诊抢救、急诊观察和急诊病房。急诊观察区承担儿内科门诊输液治疗工作,急诊病房则为急重症患儿开通绿色救治通道。
    正是有了这样的担当,让急重症医学科取得了累累硕果:年急诊门诊量24万人次;120急救年转诊量3763人次,其中,重症患儿占67.7%,单程200公里以上转诊占61.3%……
重症监护 技术卓越有作为
    相比专科医生“先治病,再救命”的模式,急重症医学科更注重“先打枪,后瞄准”的急救思维,即先阻断疾病对患儿重要脏器的损伤,再由专科医生找出病灶,对症下药。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为了更好地服务患儿,急重症医学科建立了涵盖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和感染性疾病重症监护室等的完备的重症监护体系,在治疗儿童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儿童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手足口病及新生儿呼吸支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记得2009年的手足口病疫情吗?当时,郑州儿童医院临危受命,率先成为河南省重症手足口病定点救治单位,急重症医学科更是迅速建立起应急机制及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监护病房。
    气道建立、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血液净化、营养支持、心肺复苏……多少个日日夜夜,成怡冰和同事们连续作战,不离不弃。正是她们的坚守,为患儿的康复创造了无限可能。据统计,2009~2014年,该院共抢救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800多人,为河南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正是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让急重症医学科先后成为河南省特色专科和郑州市重点专科、美国霍普基金会国际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基地、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
深度融合 永不满足砥砺行
    “当我们看你一眼,虽然不能第一时间断定你哪里有病,但一定知道你此刻危不危险。”成怡冰这样形容重症医学的魅力。这神奇“一眼”的背后,需要的是多学科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因此,作为学科带头人,成怡冰严抓管理,强化科室业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制定年度新技术、新业务发展方向,先后与美国卢里芝加哥儿童医院、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儿童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还定期组织国际新生儿继续教育等学习班。
    有为才有位!每一份荣誉,都是对郑州儿童医院急重症医学科的激励和鞭策。站在新的起点,急重症医学科将进一步加大学科融合力度,细化亚专业,与各专科联合建设急重症患儿长途转运质量控制体系,发展呼吸重症气道介入治疗、神经重症监测评估脑损伤等重症救治顶尖技术,在引领河南儿科急重症医学航向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