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生命通道 呵护生命源泉

2016-12-2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 闻 浏览:18126 次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探访
本报记者 丁 玲  通讯员 王建明

   “上半年医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下半年心内科成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2016年,对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带头人赵智琛来说,收获颇丰。
    从郑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到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从开通“急性心梗绿色通道”,到“加盟”中国胸痛中心;从心血管疾病的规范治疗,到心脏康复治疗……
    一步步走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内科品牌建设之路更为清晰:瞄准国际国内学术前沿,实现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面突破……
胸痛中心:打造高效的急救体系
    74岁的老人胸痛6小时,32分钟救治成功。生死面前,分秒必争。
    10月11日18时20分,一辆救护车风驰电掣般穿越渐黑的街道。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救人员到达患者身边后立即进行检查,心电图提示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人员迅速施救,并建立静脉通路。
    救护车在马路上飞奔,抢救还在继续!出诊医师侯国军通过远程信息平台与心内科、介入科医生会诊后,果断决定“一键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科,直接上手术台。
    从患者到达导管室,到球囊扩张,开通血管用时仅32分钟。
    赵智琛说:“抢救患者时,无缝隙、规范的抢救流程,极大地缩短了抢救时间。”
    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是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胸痛中心自运行以来,开通血管的时间逐渐缩短,最短仅20分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这是对该院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有力印证。
介入技术:让受伤的心脏重获活力
    “按时吃药,注意血压变化情况……”12月8日,在诊室里,赵智琛叮嘱为父亲拿药的吴先生。
    吴先生的父亲今年77岁,反复胸痛,行动困难,心脏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血管也有闭塞。结合吴老先生的身体状况,医疗团队建议介入治疗。球囊扩张疏通血管后,吴老先生的胸痛程度明显减轻,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目前生活已经能够自理。
    作为起步较早的心血管专科,心内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加强了技术更新和设备引进,慢性闭塞血管疏通成功率达80%。
    利用射频消融术为患者的心脏“减速”,三腔除颤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让患者“起死回生”,不开刀就能治“心病”……如今,多种介入手术在心内科广泛开展。
专科实力:精细化专业化发展
    一个团队强不强,要看技术“牛人”多不多。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内科,除了领军人物、医学博士、主任医师赵智琛,还有主任医师杨东伟、张琳、井海云、吴琳、石海莉等7位专业技术人才。
    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细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心内科专业更细,整个团队分冠心病组、电生理组(房颤组、起搏器组、房室结改良组、旁通组、早搏组)、肺动脉组、高血压组、心衰组、心脏康复组、心脏重症监护室(CCU)7个亚专业学组,可以集中全院相关疾病患者并进行规范化、程序化诊疗。
    为了进一步加快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心脏康复事业发展,12月17日,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河南分盟成立暨精准医学与心血管防治与康复论坛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举办。该院心脏康复科负责人王东伟担任河南分盟主任委员。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院长连鸿凯表示,该院一直致力于搭建各种平台,促进学科发展。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河南分盟在该院成立后,该院将创造机会积极推进心血管防治与康复在河南的发展。
    技术是手中的利剑,行动是最好的誓言。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的誓言。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