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路不明的“感冒药”差点要了他的命

2017-02-1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动 态 浏览:16874 次 

    2016年12月21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区紧急接收了一位由博爱县转诊过来的男性昏迷患者张某。患者平时身体健康,然而两天前,因“感冒”服用了来路不明的“感冒药”后,逐渐感到恶心、呕吐等,患者转诊到该院时已深度昏迷,生命危在旦夕。
    凌晨4时,一阵急促的嘈杂声打破了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区的宁静,由该院急诊科从博爱县转运过来的张某病情危急。值班医生王聪、护士张姗姗立即响应,在担架车上直接对患者进行检查,发现患者全身皮肤黄染,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略迟钝,呼吸稍有急促,心率明显增快,患者深度昏迷。随后,医务人员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迅速将患者转至病房。
    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训练有素的张姗姗忙而不乱,一气呵成。还好,心电监护显示,患者的生命体征尚可:体温为36.6摄氏度,心率为116次/分,呼吸为20次/分,血压为158/113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
    患者平时身体健康,两天前因“感冒”服用来路不明的“感冒药”后,感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而后出现意识模糊等症状,遂于2016年12月21日清晨到当地某医院就诊,做头颅CT检查未提示明显异常,给予输液治疗后,病情未有好转。为了尽快治好疾病,患者被转运到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医生正在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患者昏迷时,患者家属拿来一份患者的化验单显示:凝血酶原活动度17.6%,重症肝炎,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看到这个指标时王聪立刻想到,正常凝血酶原活动度的范围为75%~100%,小于20%临床死亡率为100%,也就是说该患者被救活的概率很小。医生将患者的病情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告诉患者家属,患者家属要求医生全力抢救患者。
    为了预防患者出现凝血障碍及感染,医生立即为患者检查了血常规、生化、凝血及炎症相关指标。该院消化内科一区主任孙国兴立即安排医生给予该患者进行保肝、解毒、降酶、抗感染等治疗,并给予补充白蛋白、血浆,促肝细胞生长及改善凝血等治疗;同时,安排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后,患者仍然昏迷不醒,并出现发热、血压升高及胆酶分离现象,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该科医务人员每天鼓励患者家属,并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及护理方案,护理人员每天主动为患者翻身、擦洗等,并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经过一周的紧张治疗,患者的疾病逐渐有所好转,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肝功能、凝血及炎症指标也有所好转。几天后,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已基本正常,患者已能正常饮食、活动,并未发现有后遗症,已顺利出院。
(王正勋 高新科  李 磊)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