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领域的领跑者
2017-02-2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深 度 浏览:18883 次本报记者 常 娟
每年开展肾移植数量占全省48%,省外患者慕名来进行肾移植手术者占35%,儿童肾移植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业内,提起肾移植,不得不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不得不承认其在省内的核心地位以及其强劲的“学科前沿”地位。一个只有53张床位的病区,不仅承担了省内48%的肾移植手术,还承担了全省95%的儿童肾移植手术。2015年肾移植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儿童肾移植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第一位。这个科室缘何这么优秀?我们从3个故事讲起。
2016年12月20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示教室,一名8岁的小女孩儿在墙边挺直身子,头靠着墙上用笔勾勒出的黑线,俏皮地说:“丰爷爷,你看我长高了没有?”
“丰爷爷”拿起笔,在其头顶划出一条黑线:“来,看这儿,这是1个月前你头顶的位置,现在已经到这儿啦。”小女孩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因为她确实比之前长高了一点儿。
这面墙上,还有更多小朋友的名字。他们都是肾移植患儿,总在复查时来称体重,俏皮地跟以前比一比身高,最主要的是来与“丰爷爷”打招呼。
“丰爷爷”名叫丰贵文,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主任,从事肾脏移植近30年,对尿毒症患者的透析管理及肾移植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其带领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由在河南相对落后的地位慢慢上升到全省首位,进而进入国家第一梯队。
2015年该科开展肾移植手术238例,国内排名第六;2016年年初至今,实施肾移植手术284例。
谈起其中的诀窍,丰贵文说,丰富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特别是对免疫分子生物学和移植免疫学的研究,对提升尿毒症患者和肾移植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科副主任尚文俊说,以管理评价是否达到透析状态还不够,肾移植医生应明白,肾移植手术不属于泌尿外科手术范畴,应该是血管外科手术,需要具有娴熟的血管外科手术技巧,懂得内科全面管理知识,并熟练掌握免疫学等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全国年龄最小、体重最轻肾移植患儿参加全国运动会得奖
正是这样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该科儿童肾移植术后并发症非常低,成功率很高。近年来,无论数量、质量都位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2015年该科实施儿童肾移植28例;2016年至今,开展儿童肾移植30多例;2008年全国年龄最小(4岁)、体重最轻(10.7公斤)的亲属活体儿童肾移植,由该科实施;2012年全国DCD供肾低体重儿童(4岁,11公斤)肾移植的纪录,还是由该科创下。
2016年12月21日,在肾移植科微信群里,一位小患者发来节日祝福:“丰爷爷,王阿姨,节日快乐,别忘了吃饺子……”
每成功开展一台儿童肾移植手术,丰贵文及其5名助手都会流露出开心的笑容。
2008年,一对20多岁的年轻夫妻带着4岁的小男孩(小栋栋)前来求医。小栋栋两岁时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进行腹膜透析后反复发生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情况不容乐观。
4岁的年龄,10.7公斤的体重,全国第一例年龄如此小的肾移植患儿,手术过程可谓惊险,丰贵文及其团队最终顺利完成手术。随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又让大家操透了心。
幸运的是,术后3个月,小男孩各种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体重增加了几公斤,还可以在病床上给医务人员敬礼啦!
有了这样的探索,丰贵文团队的“胆子”更大了,2012年又成功实施了全国第一例DCD(儿童心脏死亡)供肾低体重儿童(4岁,11公斤)肾移植术,创下了全国纪录。
如今,在该科,每年慕名而来进行肾移植手术的省外患儿占65%以上。全省95%的儿童肾移植手术都在该科完成,1年人/肾存活率达到100%、99.0%。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主管器官移植业务人员曾表示,该院儿童肾移植的规模和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河南乃至全国的儿童肾移植技术探索与创新以及肾病患儿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8年前做肾移植的患儿准备考肾内科研究生
2003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器官移植科时,在省内同行中的地位还不算靠前。2005年,丰贵文被该院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全面负责肾移植科工作。他带领尚文俊以及其他年轻医师等利用各种机会宣传肾移植知识,并派科室成员轮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交流和学习新技术等;还派出护士长王秋红到全国多家具有肾移植资质的医院学习管理技能等。
“请进来、走出去”“持续学习、总结提高”,就这样,该院肾脏移植科临床技术、患者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逐年提高。
技术过硬、名声大,自然慕名求医的患者多。如今,在该院肾移植科,登记排队等待肾移植的患者特别多,还有30多位外地尿毒症患儿家长带着孩子在医院附近租房,等待肾源或术后复查。患者多、工作量大、压力大是该科医生的普遍感觉。即使这样,对于科室的患者安全和临床医疗技术管理、团队的成长,丰贵文一点儿都不放松。
事实上,除了术前准备,手术适应证、器官匹配、手术过程,儿童肾移植远期存活质量还需要过3关,即术后排异关、随访关及心理关。
同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吸取了经验。王秋红护士长在护理患儿时,成立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移植肾病”微信群,把患儿家长加进来,督促他们按时带孩子来医院复查、定时让孩子服药;每年还会举办“肾友会”,让不同患儿及其家长交朋友、谈经验。
除了这些,王秋红还组织科室人员定期对患儿及其家长随访,定期进行术后管理宣教……尽量不让患儿“遗失”。
这样的措施,还真的受效匪浅。2008年,丰贵文给一个十几岁的患儿进行肾移植手术,术后王秋红一直对其术后宣教、出院随访,还定时打电话询问其情况。孩子的依从性一直很好,现在就要大学毕业,并准备考丰贵文的研究生。
可在丰贵文看来,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把心理咨询纳入进来。”2016年12月8日,在“新肾宝贝救助基金”成立仪式上,丰贵文专门跟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救助中心负责人王昱沟通,请他们定期做儿童心理援助,“我们还可以借鉴香港经验,加入中国儿童肾脏移植联盟,与发达国家的同行不断沟通、交流,提高患儿依从性和远期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