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于心 精于工 品于行
2017-03-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杏林 浏览:8755 次□赵亚楠
杏林春暖,大医精诚。
杏林之誉,常有珠玉在前,窃不敢班门弄斧。幸尚无人谈及杏林工匠,倒可以觑个空子。或见或闻,或白或描,但求三分入木,七分入里,以效匠心精诚之万一。
匠,工者,是以精益求精,勤勉不懈,而人之未闻也。
匠于心
匠之于心,自经年累月、柴米油盐之打磨,愈摧愈坚,愈慎愈微。若论及此,友人赵朝胜可见一斑。
丁丑之秋,十月既望。赵朝胜退役于武汉部队,回乡另谋生计,然学历低微,路漫漫其修远。茫茫七载,辗转于载客司机、大锅掌勺之间,嗟工无定所,收成微薄,岁及不惑,少年白头。
然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况乎,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夭也。
匠心筑梦,启蒙于服役之寒暑,深研于不惑之春秋,发举于中医之朝暮,苦心孤诣,业精于勤,尔来三十有五年矣。
精于工
匠门意象,“依天工而开物,观物象而抒臆,法自然以为师,毕纤毫而传神”。
工匠行事,有板有眼,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欲罢不能。
古来救器如救火,常在临危受命之时,间不容发之际。或酷暑当头,或穷冬烈风,或日出东山,或夜静更阑,赵朝胜无不召之即来,随传随至。而后,望闻问切,排疑查缺,精妙平衡,串联纤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品于行
司马光尝云:“才者,德之资也;徳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匠者,不求于名,不逐于利,食之无鲜肥滋味之享,着之无珠缨绮绣之服;慎其于独,敏其于行,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精益求精,推陈出新,千帆过于沉舟侧,万木春于病树头。
工匠者,于国乃重器,于人乃楷模。匠之于心,精之于工,品之于行,镌刻于中国劳动者之骨肉血脉,从未缺席。
(作者供职于荥阳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