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机制 夯实基础 多方优惠 ——新野县城郊乡健康扶贫一瞥
2017-04-0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南阳聚焦 浏览:12161 次
本报记者 方 圆 通讯员 胡丰旺
前不久,新野县城郊乡贫困户田某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入住城郊乡卫生院。城郊乡卫生院疼痛科医生采取输液、中药溻渍、电针、牵引及中药汤剂等方法进行治疗后,田某的疼痛症状消失了,下肢运动正常。
田某在城郊乡卫生院住院18天,共花费3801.46元。其中,医保报销3297元,城郊乡卫生院救助500元,个人仅支付4.46元。
自去年以来,新野县城郊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上级扶贫政策,建立长效扶贫工作机制,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有效遏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全面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健全机制 多方优惠
城郊乡把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及60岁以上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和失独家庭等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共1082人,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对679名建档贫困居民、特困人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医疗参保费用,由民政部门统一支付;实施医疗保险报销系统与民政救助系统的无缝对接,采取“医保报销一点儿、政府补助一点儿、医院减免一点儿、社会救助一点儿、患者自付一点儿”的支付模式帮扶贫困患者;对住院患者费用,200~800元报销70%,800元以上报销90%,剩余费用由民政部门报销50%,其余的费用由城郊乡卫生院减免。
城郊乡卫生院院长苏春杰告诉记者,患者住院治疗使用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报销范围,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每人每天20元的生活补助。同时,该乡为建档贫困居民、特困人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购买大病补充保险,人均60元资金,由财政负担;报销起付线设为3000元,上不封顶。
“城郊乡卫生院实施‘三免一通道’,即免收诊疗费用、免收住院押金、免收县内救护车接诊费;设立贫困居民综合服务窗口,开通贫困家庭就医‘绿色通道’,扎实做好健康扶贫工作。”苏春杰说,贫困家庭就医人员持身份证、医疗保险证即可直接办理住院手续,先诊疗、后结算。此外,9名青年医务人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为贫困居民就医免费提供导引、茶水、饮食、洗头、理发等方面的服务。
去年11月,城郊乡第二敬老院的王某因高血压病伴腰椎椎管狭窄住院,症状缓解后出院,共计花费2863元。其中,居民医保报销2434元,县级民政部门、乡级民政部门分别救助214元、215元,医疗费用全部报销,乡级民政部门再补助生活费200元。
积极探索 未雨绸缪
城郊乡卫生院与全乡4067户居民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组织由160名乡村医生及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参加的“健康服务团队”,到15个行政村入户走访,开展义诊、科普宣教和“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等活动,对因病致贫者进行“一对一”访视、帮扶;对农村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及时纳入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城郊乡卫生院将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享受相关补助;提高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标准;足额优先发放贫困结核病患者、贫困艾滋病患者医疗救治费用;配合新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入企业开展健康宣教,组织体检,有效预防地方病、职业病。
夯实基础 保障健康
城郊乡副乡长詹志超告诉记者,城郊乡党委、政府筹集了60余万元,用于村级卫生计生服务阵地建设,强化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提高服务能力。目前,全乡15个行政村均已建立了村卫生室(所),共有46名乡村医生。每家村卫生室(所)均配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的就医格局;建立17237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8.79%。同时,城郊乡还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建立村级垃圾场39个,配备保洁人员97名。
“一手抓政策性兜底保障,让贫困居民看得起病;一手抓医疗卫生工作基础建设和环境治理,让老百姓少生病,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城郊乡党委书记曹铭华说。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