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陪诊者发生晕针

2017-06-2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诊治参考 浏览:9700 次 

 

□牛凤景 刘俊岭


    古人云:“砭而刺之。”针灸治病的历史悠久,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在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基础上,产生了最早的医疗器械“砭石”,是古人利用石片磨削而成的。此外还有“骨针”“竹针”等工具。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针刺疗法是医者将针刺入人体的经络、腧穴,以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刺疗法是带有创伤性的,是有痛苦的,这早为人知。但它还能使健康者看了之后心生恐惧,导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这实属罕见且少有人知。

    李某,女,42岁,于2017年5月31日就诊。主诉:双肩关节酸痛,手臂上举、外旋、后伸活动均受限。症状昼轻夜重2个月余,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初步诊断:漏肩风。给予针刺治疗。取穴:肩髎穴、肩髃穴、肩贞穴、曲池穴、合谷穴。
    当医者操作完毕,意外发生了。陪同李某的是其孩子,男性,现年12岁,看见母亲肩臂上扎针数个,一时神情紧张,面色苍白,向后退了两步,突然跌倒,不省人事,气息微微,口噤拳握,呼吸气粗,四肢厥冷,舌苔薄白,脉沉弦细,随拟诊为气厥实证,病由精神刺激引发,肝气不舒,气机逆乱,上壅心脑,阻塞清窍;肝气上逆,气机闭塞,肝气不宣;阳气被郁,不能外达,而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等证。
    治法:苏厥开窍以救其急。针灸处方:水沟穴、内关穴;针灸泻法。水沟为督脉经穴,督脉入络于脑,又总督诸阳,故针刺水沟穴醒脑开窍,内关穴为心包经络穴,可醒神宁心,二穴相配伍苏厥开窍。
    针刺后不到一分钟,患者神清、汗出、神疲,又给予生脉饮10毫升,口服,逐渐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医者针刺操作过程中,常常注意力集中,是在感觉针刺到穴位上是否得气,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对针感的耐受性,避免晕针事件的发生,这是针灸医生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例就属于特殊案例,患者没出现晕厥,事件发生在陪护者身上。因此,醒医者在针刺操作时,不仅要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对陪诊者不可忽视,亦有发生晕针的可能,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作者供职于淇县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