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工程的“南召样本”

2017-07-1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南阳聚焦 浏览:17900 次 

□乔当归 乔晓娜 王俊宣  文/图

序 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我们一定要取得完胜。

加强领导,强化政策
健全健康扶贫支撑体系

    “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使命在肩。南召县委、县政府把健康扶贫工作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抓手,紧紧围绕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和少生病”的目标,结合当地实际,追责问效,狠抓落实,健全健康扶贫长效机制,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群众做到扶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
    南召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亲自安排健康扶贫工作,成立健康扶贫小组,县政府副县长赵群梅、县政协副主席景黎明为牵头县领导,县卫生计生委、扶贫办为牵头单位。
    今年,南召县委、县政府已经召开5次健康扶贫专题会议,安排健康扶贫各项工作。南召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南召县工作“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南召县医疗卫生脱贫专项方案》《南召县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南召县工作“十三五”脱贫攻坚村级卫生室建设实施方案》《南召县关于健康扶贫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把健康扶贫纳入全县扶贫攻坚总体规划和各级政府责任目标,明晰政府和各部门健康扶贫的任务,为全面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供政策保障。
    南召县卫生计生委根据健康扶贫目标要求制定《南召县卫生计生委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南召县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脱贫攻坚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南召县关于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抽样调查的实施方案》《南召县卫生计生委落实医疗卫生扶贫措施大力开展进村入户实施方案》《南召县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普查工作的通知》《南召县贫困人口就医服务指南》《2017年南召县医疗卫生扶贫政策解读》《南召县卫生计生委关于城乡居民慢性病审批流程的通知》等13个文件,还制定了南召县“十三五”期间“五个一”项目建设规划、县乡村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配置规划、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村卫生室建设规划、健康扶贫卫生人才培训计划、健康扶贫信息化建设规划、健康扶贫省市县三级对口帮扶计划等,为全面贯彻落实健康扶贫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和规范,使卫生健康扶贫工作落实有章可循。
    同时,南召县卫生计生委成立了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下设项目建设组、医疗救治组、驻村扶贫组、后勤保障组、监督执纪组5个专业组,明晰责任,为全面、科学、规范、有计划地实施医疗卫生健康扶贫工作奠定了组织保障。

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截至目前,南召县有贫困人口17071户45189人,重点贫困村89个。在全县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18121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0.1%。
    为了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南召县着力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创新完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基金,使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医保,100%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并开辟了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
    南召县政协副主席、县卫生计生委主任景黎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报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县财政拿出3000万元建立健康扶贫医疗救助专项基金,纳入县财政预算,用于贫困人口专项医疗费用救助。
    他们主要实施了4项救助制度:
    一是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参保缴费资助标准。2017年已对农村贫困人口每人资助50元,低保人口资助90元,五保户全额资助。自2018年起,对农村贫困人口个人参保费用,贫困人口每人资助100元,低保人口资助130元,五保户全额资助。
    二是提高农村贫困人口门诊医疗补助标准。农村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20个病种(南召县增加了布鲁氏菌病病种)患者,费用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后(以下简称3次报销),剩余合规医疗费用部分由医保救助工程补助基金按70%予以补助,每人每年累计补助金额不超过2000元;农村贫困人口重特大疾病门诊(10个病种)患者,经3次报销后,剩余合规医疗费用,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分别按70%、60%给予补助,每人每年累计补助金额不超过12000元。
    三是提高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补助标准。农村贫困人口患病在市内乡镇卫生院和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时,经3次报销后,剩余合规医疗费用超过2000元以上的部分,由医保救助工程补助基金给予补助。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分别按85%、80%、70%给予补助,不设封顶线。
    四是提高贫困人口民政医疗救助标准。拓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对重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直接予以救助;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等其他救助对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先由其个人支付,对超过家庭负担能力的部分予以救助。重点救助对象的救助比例原则上为最高救助限额内不低于70%,最高救助限额为2万元。
    在增加贫困人口医疗服务优惠政策方面,南召县从2017年6月15日起,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在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结算,医疗机构、城乡居民医保部门、民政和保险公司实现贫困人口治疗信息共享同步结算,无缝对接,统一监管。
    农村贫困人口在县、乡医疗机构就医,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即优先就诊、取药、检查和双向转诊等便捷服务;免收县内救护车院前急救费用;免收由个人承担部分的挂号费、一般诊疗费、床位费;免费享受签约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县、乡医疗机构均设置了扶贫病床。县级医疗机构按床位的10%设置、乡镇卫生院扶贫病床设置不少于2张。该县为贫困人口设病床196张,已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服务11858人次,免收服务费289.1万元。
    仅以云阳镇卫生院为例:
    留山镇杨扒村68岁的赵得丰老太太,5月1日突然患病。因病情危重,其家属拨打120,直接将老太太送往县人民医院抢救。后经确认,该患者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该院为其退还救护车车费250元。
    35岁的张某是太山庙乡刘村人。5月3日,张某腹痛。家属拨打120求救,云阳镇卫生院派救护车出诊将其接入医院,经诊断考虑为“假性宫缩”,给予对症治疗后产妇腹痛症状缓解,自行回家。5月6日,因临产拨打120,医务人员尚在途中,产妇在家已自行分娩。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给予产妇断脐、清理产道等处理,后将产妇接入该院,给予留院观察。1天后无明显异常,产妇家属要求出院。经确认,该产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遂救护车免费送患者回家,并退还2次救护车车费400元。
    南召县小店乡二龙村王金太已62岁了,6月2日因“呼吸困难”,家人拨打120。云阳镇卫生院派救护车将患者接入医院治疗。后确认患者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该院立即退还救护车车费200元。
    如此实例,不胜枚举。

科学规划,标本兼治
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为了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南召县卫生计生委着力开展送医下乡巡回义诊活动,出台《2017年医疗卫生扶贫进村入户义诊活动方案》,把巡回义诊纳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常规工作,保证每个贫困村每季度有一个医疗队到村义诊一次。
    13个乡镇卫生院针对辖区内贫困村,开展对口帮扶进村入户义诊两轮26次,受益群众达3200余人。
    南召县人民医院院长张庆超告诉记者,自2016年12月开始,南召县人民医院多次组织中级职称以上医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51人,由领导带队的精准扶贫义诊工作队,协调各科主任和优秀专家携带B超机、心电图机、化验设备和数十种常用药物,深入贫困村开展健康扶贫,免费为村民们开展医疗检查、医学科普知识宣传,并赠送了药品。
    为了不漏过一个应检查的人,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贫困病人,医务人员便背上检查设备,步行几公里进村入户开展诊疗。在义诊过程中,对于被检查出有重大疾病隐患者,专家们提出治疗康复建议,并和有关人员建立联系渠道,便于村民随时咨询。
    活动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称赞,拉近了医患距离,密切了医患关系。
    截至目前,该院参加精准扶贫义务下乡服务的专家达60余人,他们先后为800余名村民进行诊治,发放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彩页600余份,发放药品、免除各项费用近5万元。
    南召县人民医院医生周大鹏的扶贫对象是黄楝村五保户庆老先生。周大鹏于4月帮庆老先生办理“先诊疗后付费”手续。庆老先生入住神经内科一病区期间,周大鹏多次到科室看望、了解病人病情及生活诉求,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黄楝村干部并积极协调帮助解决。6月,病情稳定后,庆老先生出院,周大鹏又帮助其办理各种出院补贴手续,协调医院派120救护车送其回家。
    仅1月12日至3月18日,南召县共280人次贫困人口享受住院减免床位费、诊察费,共减免23381元,减免县内救护车急救接送费用合计3800元。
    截至2017年7月12日,全县共组派医疗队38支,医务人员386名,提供诊疗服务9316人次,并为78名卧床病人上门开展诊疗服务。

夯基垒台,积厚成势
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立足实际,结合县情,夯基垒台,积厚成势,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景黎明说,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即县级办好1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在公立医院建设方面,投资9491万元的县人民医院病房楼、医技楼扩建项目7月已开工建设;投资6800万元的县中医院迁建二期医技门诊楼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投资690万元的皇路店、板山坪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加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3家医院心血管内科、针推康复科和孕产妇急救中心等重点专科建设。县人民医院投资7138万元购置直线加速器一台、进口128层CT一台、进口1.5T磁共振一台、进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大C臂)一台、消毒供应室标准化设备一套、进口彩色B超两台,及其他小型设备60余台。部分设备已投入使用,全部设备在2017年10月1日前投入使用。
    在村级卫生室建设方面,县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李龙江说,根据县政府规划,3年内全县村卫生室将全部建设达标。
    县卫生计生委制定了《南召县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聘请建筑设计部门绘制了村卫生室建筑平面图、施工图、效果图,计划2017年建设125个、2018年建设87个。对于建设达标的村卫生室,县政府补助7万元。明确奖惩,对如期完成建设任务者,政府予以表彰并奖励1万元;不能如期完成建设任务者,监察部门予以追责并处罚金1万元。
    为了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南召县依托县、乡、村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功能,开展贫困人口大病普查和慢性病集中鉴定工作。
    4月27日,南召县召开全县慢性病普查工作动员会,利用10天时间对55223个贫困人口进行普查认定,统计出共有172个病种、16353人次患慢性病,患病率占贫困人口的29.6%;6月26日又召开全县贫困人口慢性病及大病鉴定动员会议,于7月1日至7日对全县患有9种大病、20种慢性病的已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民政部门核准核实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进行核实、鉴定。
    目前,南召县已普查出9种大病225例,受理慢性病申请5126例,医保中心为患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已发放慢性病就医卡4000余人;各乡镇卫生院对贫困人口患9种大病建立专项救治台账,有计划地组织救治对象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到人,实现每一个救治对象医疗救治过程全覆盖、全追踪管理。截至6月底,68例患者得到救治。
    此外,该县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也都迈出可喜的一步。

内引外联,上下合力
增强使命感紧迫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景黎明说,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南召县着力加强智慧医疗建设,借助网络医疗体系开展卫生扶贫服务。
    2016年,21个医疗卫生单位总投资1370万元,建成了覆盖县、乡医疗机构的网络医疗服务体系,可开展省、市、县、乡网络医疗会诊项目。
    南召县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成了南召县医疗会诊中心,与7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影像学、心电图会诊业务,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会诊599例,与乡镇卫生院开展影像会诊650例、心电图会诊486例……提高了救治时效,降低了远途转诊风险,减少了外转上转人次,节约上转外治诊疗费1267.8万元,使全县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南召县还为180个行政村卫生所配置了多功能健康体检一体机,使村医在村级卫生所即可将体检信息上传至智慧网络系统。
    此外,经过协商争取,南召县人民医院与河南省肿瘤医院建成协作医院,落实双向诊疗,指导开展肿瘤疾病诊断与治疗,帮助培养肿瘤专科人才,提高肿瘤诊治水平。5家县直医疗机构继续按计划实施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活动,下派专家21人,为乡镇卫生院免费进修培养人才89人,示范带教手术51例;积极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阳医专一附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南石医院、南阳市骨科医院、市眼科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结对帮扶5家乡镇卫生院,免费进修培养人才29人,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项,捐赠医疗设备210万元。尤其是南石医院与石门乡卫生院建立对口支援以来,捐赠CT机一台、DR(数字化X线摄影)机一台,并与石门乡卫生院开通互联网远程诊疗业务,受到当地居民的交口称赞。
    农工党河南省委高度关注南召县脱贫攻坚尤其是精准健康扶贫工作,将南召县确定为实施“百千万农村健康扶贫行动计划”的重点帮扶县。
    3月25日至26日,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河南省委主委高体健带领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等4所省级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赴南召县开展义诊讲学。省人民医院等3所医院与南召县医疗机构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省政协副秘书长韩彦莉;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岳会明,副主任程德民、唐银浩,办公厅副巡视员李兴俭;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花亚伟;农工党河南省委副主委、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红霞;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顾建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朱明军;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张小安;南阳市政协副主席李建涛;南阳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南阳市委主委阿颖等莅临南召。
    4所医院的21名专家教授,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同时开展十几个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义诊,应院方要求对有关重大疾病、疑难病症进行了会诊查房、手术指导,并对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此举对全面提升南召县人民医院的诊疗服务水平和更好地落实健康扶贫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为了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精准实施健康扶贫,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全面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优质、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南召县贫困人口就医服务指南》应运而生。
    贫困人口持城乡居民医保证、身份证,在县、乡医疗机构就医,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可优先就诊、取药、检查和双向转诊等。
    贫困人口优先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贫困人口免收县内救护车急救接送费用。
    贫困人口在县、乡医疗机构就诊免收由个人承担部分的挂号费、一般诊疗费、床位费。
    …………
    为了让全县贫困人口清清楚楚就医,少跑腿,少走冤枉路,县卫生计生委把《南召县贫困人口就医服务指南》印发1.8万余份,张贴在各公共卫生场所、医疗卫生服务窗口,力争家喻户晓。
    南召县还采取走村入户等方式,使农村居民,尤其是贫困人口充分了解健康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政策,充分调动贫困人口主动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支持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健康扶贫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任重道远,守正出新
释放弯道超车精神

    毋庸置疑,南召县实施健康扶贫、克难攻坚脱贫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然而,南召县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系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南召县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滞后,尤其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与健康需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例高达40%以上,重大疾病县外转诊率接近30%。全县医疗卫生与健康状况已成为决胜全面小康最突出的“短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固本培元,守正出新,加压鼓劲,换道超车。
    6月,赵群梅带领有关人员先后两次对镇平、内乡县,信阳市新县等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参观学习,并及时向县主要领导汇报考察情况,初步确定在政策基础上新增健康扶贫内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7~64岁人群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县政府一次性投资170万元,对贫困户发放保健工具箱;利用妇幼保健“两癌”筛查项目资金对全县贫困人口35~64岁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乳腺癌筛查,达到全覆盖;县政府投资200万元,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到2018年,建设4个乡镇卫生院急救站,缩小院前急诊急救服务半径,达到15分钟急救圈。
    “我们要充分利用县卫生计生委担任县政府扶贫领导小组卫生专办和牵头单位的优势,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拿出愚公之志,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当好政府参谋,协调人社、民政、财政、保险等相关部门,实现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和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标。”景黎明成竹在胸地表示。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党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强烈的政治担当、高度的理论自觉,也要树立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的超前观念,弯道超车,以后来居上的精神,逐步实现“从0到1”的跨越,进入领跑编队。南召县健康扶贫克难攻坚工作不正是如此吗?!

 

 

 

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与南召县县级医院签署对口帮扶协议

 

南召县人民医院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

 

南召县中医院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