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俊伟 通讯员 张红丽
2016年12月26日上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新乡市的教师李振华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他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被送往上海,救治一名11岁的白血病男孩儿。“我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很值得!”李振华笑着说。
当天上午10时许,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护士小心翼翼地使用专用仪器,将李振华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输送到了专用袋子里。河南省红十字会、新乡市红十字会领导带着鲜花和荣誉证书来到该院看望李振华。李振华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他觉得很值得。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他会毫不犹豫地再捐献一次造血干细胞。
39岁的李振华家住新乡市红旗区新奥社区,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2012年,他在一次献血过程中,听志愿者介绍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事项后,就报名接受了小样采集,被加入中华骨髓库。起初,他不太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具体情况,只知道能够救人,具体怎么救人、怎么捐献,他不太清楚。
2016年7月,李振华接到新乡市红十字会的通知,说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上海一名11岁白血病患儿初配成功。惊喜之余,他通过电脑对捐献过程进行了查询。“在查询后,我了解到捐献过程很轻松,不痛苦。同时,我看过《平原晚报》对捐献者的报道,这给了我很大鼓舞。”李振华说,其实,即使捐献时有痛苦,他也会坚持捐献的,否则对方的生命就无望了。在随后的检查中,除了积极配合医生,他还积极锻炼身体,希望捐献能够顺利进行。此次,李振华来到郑州市捐献造血干细胞,新乡市红旗区和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负责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专门安排人员陪同李振华。
现场的护士说,当天14时30分,医生会乘坐高铁将“生命种子”送往上海,输给11岁的患儿。
“如果还能捐献,我会再捐献一次。”李振华很坚定地说。得知只能捐献一次时,他失望地表示:“目前,好多人不了解捐献过程,我可以当志愿者,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动员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