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危害该如何预防?

2022-11-2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血脂和高血脂是人们最常讨论的保健话题之一。许多人对血脂和高脂血症一窍不通,常常“谈虎色变”,只知道跟风一味地戒荤断油,认为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健康。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不具有科学依据,也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一些乐趣。

血脂不是有害物质,它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未脂化的脂酸等共同组成。它们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是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

高血脂又称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脂质的浓度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或者两者皆高,都是高脂血症。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预防治疗高血脂,就必须要先了解高血脂。

一、高血脂的发病机制

明确发病机制对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十分关键,不仅能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还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高血脂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从病因出发,可大致将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通常为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继发性:由其他疾病或明确病因引起。

二、高血脂的危害

经临床医学以及流行病学研究,已明确证实高血脂是引起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最主要危害之一,常见的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冠心病、脑梗死以及周围血管狭窄或阻塞性疾病,这些病发病率和致残率高、危害大、病情进展凶险,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三、影响高血脂的因素

1.凡能引起脂肪在体内合成增加、分解减少及摄入增多等病因,均会导致高血脂。脂肪来源于体内和体外两条代谢途径,体内主要是在肝内合成,体外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血液中脂质与蛋白质结合成为脂蛋白才能参与运输。

2.长期摄入高胆固醇和高饱和脂肪酸的人群,这些人比较喜欢吃肥肉或动物内脏,或者喜欢用动物油炒菜,这些会在无形之中摄取过高的胆固醇,使血液中脂质增多。

3.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肝脏对脂质的代谢能力,长期吸烟会导致血液中脂质物质沉积到血管壁下,从而形成血栓。

四、血脂高该如何预防?

1.肥胖者要控制饮食,控制摄入量,增加消耗,这样身体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改善身体机能,并根据医生的指导逐步减轻体重,使体重逐渐恢复到标准体重;

2.饮食要以低脂、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的食物为宜,少食动物内脏及一些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减少食入肥肉、黄油、鸡蛋,增加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食物,要注意饮食结构;多吃含纤维素高的蔬菜,如笋类。多吃高纤维蔬菜好处有很多,不仅可以促进减肥、吸收毒素、防止便秘,还能降低血脂、控制血糖;每餐饮食要适当,不宜暴饮暴食;

3.适当的体育锻炼对防治高脂血症有相当大的作用,体力活动不仅能增加热能的消耗,还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有利于三酸甘油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降低血中的脂质;应选择自己身体条件和年龄的运动项目,年轻患者可跑步、游泳、打球和做体操等,运动量可大些,效果自然更明显。老年人,特别是患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者,最好选择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如散步、太极拳和慢跑等,运动量适当与否,以结束后不感疲乏劳累、心率较运动前增加而不超过40%左右为恰当。否则过激烈的运动可能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中风等,反而得不偿失。

4.顽固而严重的高脂血症,当给予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血脂代谢水平给予合理、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5.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内源性脂肪,使血浆中脂类的浓度增高,所以应限制甜食的摄入非常重要。

6.每年一次的定期体检不能少,全面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的指标是否正常。患有脑血管病的人群更应该每年检查2-4次,如发现有血脂升高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习惯也有所改变,这就导致各种疾病接踵而来。作为“三高”之一的高血脂,已让心脑血管这条人体的生命之河,开始慢慢堵塞。若这条生命之河无法畅通,身体各项机能就会出现诸多问题。血脂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信心,但若我们能够了解它,就能通过诸多方法去预防它。只要我们能够改变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就一定能预防高血脂、远离高血脂!

(科普作者:内黄县中医院内科 刘彩虹)

 

责任编辑:杨小玉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