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女性健康从盆底超声开始
2022-11-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近年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成为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卫生问题,它严重妨碍着妇女的社会生活和身心健康。女性的盆底犹如一个“弹簧床”,承托和支持着盆腔脏器,盆底肌肉随着年龄、妊娠、分娩等原因持续受压而逐渐松弛,引起女性难以启齿的困扰,虽不威胁生命,但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生活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盆底功能障碍的一些相关常识。
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了解盆底功能障碍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盆底肌群:盆底最重要的支撑结构就是盆底肌群,除了支撑盆腔器官,还起到控制排尿、排便、性生活及分娩的重要作用,当盆底肌群受到内因或外力损伤后会出现一些症状:1.阴道松弛; 2.性生活质量下降; 3.小便坠胀,尿频,便秘;4.尿失禁或尿潴留;5.反复泌尿道及生殖道感染;6.会阴伤口疼痛、性交痛;7.其他:子宫直肠脱垂等,虽不严重,可是生活质量却明显下降。
为什么会盆底功能障碍呢?
主要原因如下:1.妊娠期及产后缺乏锻炼;2.孕期体重增加过多;3.巨大儿;4.产程损伤;5.自身先天因素。
其中,妊娠与分娩,尤其是顺产是盆底损伤的主要原因,结缔组织在分娩的时候出现损伤,最初不易察觉,但随着年龄增大和产次的增加,这种缺陷逐渐明显。由于“二胎”“三胎”政策开放后,经产妇压力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发病率明显增加,资料显示,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45%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1.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打喷嚏、运动时漏尿);2.盆腔器官脱垂(膀胱、子宫、直肠脱垂);3.性生活异常;4.粪失禁;5.慢性盆腔痛。
有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怎么办?
首选盆底超声检查,其优势在于不仅无创、无辐射、分辨率高、重复性好,而且盆腔脏器和组织的变化可以实时动态的被观察,是目前诊断盆底功能障碍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盆底超声检查的帮助,快速了解患者盆底组织深部情况,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检查方法包括经会阴检查、经阴道检查、经直肠检查,无需特殊准备,检查前排空膀胱和直肠即可。
什么人群需要排查盆底功能障碍呢?
围绝经期女性及经产妇,尤其是经阴道分娩者均应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其中产后42天至1年内为盆底肌恢复最佳时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工作策略都有哪些?
1.加强宣教及生活方式干预;2.重视妊娠期和分娩期对盆底损伤的预防;3.尽量减少医源性的盆底组织损伤;4.普及和推广产后康复治疗;5.重视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肌肉的训练都有哪些?
目的:加强盆底肌肉和改善尿道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适应症:1.轻-中度尿失禁;2.轻度膀胱、子宫、直肠脱垂;3.术前、术后辅助治疗;4.产后盆底康复。
训练方法:患者平躺做紧缩肛门阴道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4-6周症状可以改善,3个月有明显效果。
以上内容就是今天给大家科普的盆底功能障碍和超声检查的相关知识,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盆底超声检查的作用、适用范围和检查时机,希望女性朋友关爱健康,从盆底超声做起,让女性的“难言之隐不再难查”!让广大女性朋友如花绽放!(科普作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张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