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当外感治疗却经久不愈,中医如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
2022-11-2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春冬季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小儿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中医上认为小儿咳嗽主要是由于肺脏受累,进而导致宣降失司。外感咳嗽初始发病在肺部,内伤咳嗽可能使由于肺病迁延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其他脏器发病累及肺部所致。病理因素主要是痰。外感咳嗽是由于外邪侵袭肺脏,肺脏为了祛邪外出表现出的症状。中医上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而外感咳嗽则又包括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两种。内伤咳嗽又分为痰湿咳嗽、痰热咳嗽、气虚咳嗽和阴虚咳嗽。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呢?
1.对于风寒咳嗽,治疗原则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治疗防范包括艾灸、穴位贴敷。艾灸穴位主要为风门穴、肺俞穴,每个穴位艾灸时间为20min,每日一次。穴位贴敷用药主要为朱砂、甘遂和轻粉,用香油将要分调成糊状,外用胶布固定之后封好,每3~7d换药1次。同时对于风寒咳嗽的患儿,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不能吃螃蟹、田螺、绿豆、柿子、甘蔗、西瓜、苦瓜、荸荠、海带、芦蒿、莲藕、丝瓜、地瓜等食物。日常饮食可以吃紫苏粥和杏仁萝卜粥等。
2.对于风热咳嗽的患儿,治疗原则为疏风清肺、止咳化痰。治疗方法包括刮痧、按摩及穴位贴敷等。刮痧主要是对患儿两侧的肩胛骨刮痧,反复刮痧2~3min,通常当看到皮肤偏红且略有发紫即可,刮痧力度适中,不宜过轻或者过重,太轻没有效果,太重容易损伤患儿的皮肤。按摩主要是对患儿脚底按摩,首先来回搓宝宝的脚心,每只30下,之后对每个脚趾进行上下按摩20~40次。重点按摩大脚趾根部两侧的位置。每只脚按摩5min。按摩结束之后给患儿多喝温水,每天坚持按摩两次。穴位贴敷用药主要为麻黄、板蓝根、桔梗、蒲公英及香薷,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滴上香油用外用胶布固定敷在患儿脐部,每3~7d换药一次。风热咳嗽的患儿可以吃柿子、西瓜、枇杷以及荸荠,但是每日用量要控制。在饮食上可以给患儿牛蒡粥、萝卜冰糖水等。
3.对于痰湿咳嗽患儿,治疗原则以燥湿化痰、止咳宣肺为主。治疗方案包括穴位按压、拍背。穴位按压选穴主要为肺俞穴、丰隆穴以及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按压2~3min,每日1次。拍背可以发挥宽胸理气,促进排痰的效果,一般拍背在患儿睡醒或者临睡前进行。拍背的时候用空掌轻轻拍宝宝的背部,上下左右拍,当拍到某一处患儿咳嗽则说明痰液在此聚集,可以重点拍。饮食可以多食用二陈二仁粥和薏米杏仁粥。
4.对于痰热咳嗽患儿,治疗原则以清热泻肺止咳化痰为主。治疗方案包括刺血和拔罐。刺血主要是对两侧的少商穴点刺放血2~3滴。拔罐主要是在患儿肩背部留罐5min。对于此病患儿可以多吃小米、大麦、荞麦、菠菜、油菜、冬瓜、黄瓜、山楂、梨、香蕉等。饮食上可以多吃秋梨白藕汁和芦根粥。
5.对于气虚咳嗽患儿,治疗原则以补脾益肺、温痰化湿为主。治疗方案包括艾灸和穴位贴敷。艾灸穴位为足三里穴,每个穴位20min,每日1次。穴位贴敷药物为党参、干姜、白术及炙甘草,将药粉加入浸膏中支撑膏剂用外用胶布固定好,每3~7d换药1次。此病患儿可以多吃大米、糯米、粳米、菜花、香菇、马铃薯、山药、大枣。饮食上可以吃黄芪粥以及猪肺薏仁粥。
6.对于阴虚咳嗽患儿,治疗原则为养阴清肺、止咳润燥为主。治疗方案包括艾灸和穴位按压。艾灸穴位为肺俞穴和膏肓穴。每个穴位20~30min,每日1次。穴位按压需要使对合谷穴进行按压,每次按压2~3秒,每次持续1~2min。饮食上可以吃门冬粥和百合粳米粥。
(周口市中医院儿科 田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