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的科普知识
2022-1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尖锐湿疣即为人们俗称的生殖器疣,在我国临床中属于一种高发性的性传播疾病,通常为人体感染人乳头瘤HPV而诱发的,疾病一旦形成,主要会出现男性龟头、包皮和女性肛门与阴部及周围组织损伤等问题,不但危及患者自身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同时也对周边人群造成传染威胁,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于尖锐湿疣的科学认知,做好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一、尖锐湿疣的主要症状
该病主要症状为质地柔软且较小的丘疹,呈浅红色,初期为针帽或米粒大小,随即发展为鸡冠状或菜花状的赘生物,此后赘生物会发生相互融合,颜色转为浅灰色,且可能形成分泌物,并且形成溃疡以及糜烂,若产生感染还会散发出恶臭。多数患者患病后不会产生明显的自觉症状,部分患者会产生性交痛、瘙痒以及异物感。
二、尖锐湿疣的致病因
1.性传播。相关数据表明,20-40岁范围内的性活跃者尖锐湿疣的发生率明显较高,患病者通常存在多人不洁性乱史或者多次婚外性生活情况,在性交过程中致病菌会通过受损的黏膜及皮肤组织而进行感染,出常规的阴道途径外,口交与肛交也会造成疾病感染。
2.间接接触。尖锐湿疣可通过患者用过的浴巾、内裤以及浴盆等生活用品向他人进行病菌传播,被传播者可能会在头皮、腋下、肛周,甚至口腔等部位出现症状表现,特别是在接触皮肤部位存在创伤时,疾病的感染风险更大。
3.母婴传播。妊娠期妇女机体激素指标发生改变,在加之以免疫力功能减弱等,尖锐湿疣的发展速度明显增加,在分娩中出现撕裂出血不但会增加缝扎止血难度,同时还会使产道内的新生儿受到感染。
4.免疫力降低。人体在免疫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与尖锐湿疣患者的一些生活用品或其分泌物发生接触,均有更高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器官移植者与HIV患者在其机体处于免疫抑制期间,感染尖锐湿疣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5.外伤及药物诱发。致病菌可经过皮肤组织损伤处进入他者机体而引发尖锐湿疣。同时,如若长时间服用避孕药也具有产生该疾病的可能。
三、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手术与给药治疗为当前治疗尖锐湿疣的常规手段,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赘生物量较少的患者,如干扰素、3.5%咪喹莫特霜等。对于巨大尖锐湿疣可通过手术将其去除。此外,微波、激光、电灼以及冷冻等物理疗法也得以应用,且凭借其见效快且痛苦小等优势而受到患者青睐。
为防止疾病的发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尖锐湿疣的科学预防,避免与患者发生高危行为;夫妻性生活中需保持单一伴侣并做好保护措施与卫生清洁;杜绝与他人混用浴盆等卫生用具及内衣裤,公共浴池内保持淋浴而非盆浴,避免直接坐在浴池内座椅上;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内应选择蹲式便口;家庭中个人内衣裤单独清洗并使用各自单独的毛巾等用品,保持良好的私处卫生清洁习惯。
(周口市项城市城郊乡卫生院皮肤和性病科 张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