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阿司匹林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2-12-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记得化学课上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把一个人放到孤岛上,给他一瓶阿司匹林,就能应对大部分疾病了。”听着似乎夸大其词,可阿司匹林确实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阿司匹林诞生于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之手,至今百年之久。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阿司匹林还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释放起到抗血栓的作用,众多循证医学证明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显著预防效果,已是临床经典药物和老百姓家中的常备药物。那么如此好药,您该不该吃?吃对了吗?该如何正确服用,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药”,哪些人群适合服用?哪些人群不适合服用呢?
1阿司匹林适用于哪些群体?
根据《2019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符合下列条件的高危人群,可以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进行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①年龄在40~70 岁之间;
②有缺血、卒中风险增高倾向,存在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长期吸烟;早发家族史(一级亲属中,心脑血管病发病时年龄低于50岁);肥胖(BMI指数>28kg/m2 );冠脉钙化积分≥ 100分或非阻塞性冠脉狭窄<50%。
③经积极干预后仍有上述≥3项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不良,或具有无法改变的高危因素,如早发家族史。
有“一级预防”就有“二级预防”,简单地说,就是用药目的不同。一级预防就是没有病时预防疾病发生;二级预防用药就是已经有病了防止疾病复发或加重。对于已经确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包括冠心病患者、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或脑梗的患者、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能起到良好的二级预防作用,降低疾病的复发、加重和死亡率。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证明,在阿司匹林的适用人群中,服用阿司匹林与不服用的人相比,正确服用的人中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显著降低。
2那么哪些人不适合服用阿司匹林呢?
①年龄超过70岁,或者年龄小于40岁;
②经过临床评估后,出血风险要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
③属于高出血风险人群:比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出血者;有阿司匹林过敏史或哮喘史的患者;合并存在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正在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的患者;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疾病的患者;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以及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④16岁以下儿童使用阿司匹林有导致瑞氏综合征的风险,所以16岁以下儿童应慎用。
以上人群是不适合使用阿司匹林的。如果存在出血风险或对阿司匹林敏感的人群仍需用时,应以专业医生指导为准。如果自行盲目使用,反而可能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虽然服用阿司匹林能对心脑血管疾病起到一级或二级预防效果,但临床仍然建议患者需要通过专业的医生对身体状态全面评估,判断您是否需要服用药物。阿司匹林可不是保健药!任何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都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损伤,增加出血风险、肝肾毒性、引发痛风发作等,易过敏体质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皮疹、咽喉肿胀、或哮喘发作等过敏反应。所以,对于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的健康中老年人群不宜盲目服用。
当您确需服用阿司匹林时如何正确服用,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什么时间 什么剂型 多少剂量
当前,针对阿司匹林的最佳服用时间,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国内外临床研究及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服药习惯,选择早上或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性的,其抗血小板作用可以持续7~10天。故无论早晨还是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其疗效都是相同的,关键是长期坚持每日同一时间服用。
服用阿司匹林时,需要选择肠溶片,小剂量,饭前服用。正常情况下,多数人群的推荐剂量一般为每日75-100毫克。由于阿司匹林本身刺激胃肠道会引发胃肠不适,严重者可出血穿孔等,所以选择药物剂型时,应当尽量以肠溶片为主,这主要是由于肠溶片的药物外层包有耐酸肠溶包衣,能够使得药物适应胃部的酸性环境,只有当药物到达肠道的碱性环境时才会分解后释放药物从而发挥药效。故饭前服用最佳,建议整片吞服,不要掰开或咬碎,以免破坏肠溶衣的完整性。如果是普通的阿司匹林片剂,建议餐时或餐后半小时服用,让药物与食物混合,以免药物直接接触胃黏膜,减少刺激。
2.服用阿司匹林片的注意事项
(1)注意血压
如果患者合并存在高血压、脑梗死,在服用阿司匹林前,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这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容易引发脑出血,而随着血压的升高,血液流速也就相对较快,此时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出现凝血异常的情况,使得脑出血的风险发生概率增加。因此临床建议在服用阿司匹林时一定要注意血压不能过高。
(2)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使用阿司匹林时不可共同服用:①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②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或华法林类抗凝药物。如果将此类药物与阿司匹林混合服用,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与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
(3)切勿随意停用阿司匹林
某项调查研究将5万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是停用阿司匹林以后病情会发生哪些变化,最终结果发现,如果患者擅自停用阿司匹林,会导致严重心脑血管的发病概率增加3倍左右。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停用阿司匹林,再次心肌梗死的风险大约升高1倍。由此可见,如果日常擅自停药,极其容易引发缺血性心脏疾病,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从药物效应来看,更不能随意增量减量,以免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及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4)阿司匹林抵抗是指一些一直坚持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发生了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哪些患者存在“抵抗”?如何解决?可以通过患者的药物代谢酶基因型测定,来判断是否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对于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可以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最后,作为一名临床药师,我为您总结了阿司匹林的用药提醒和细节,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1.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尽快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可使患者死亡风险减少23%;病情稳定后,患者应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每日75~150毫克。
2.高血压患者应使血压下降至140/90mmHg以下时使用。
3.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且最好是空腹服用。
4.若无严重不良反应,需要您坚持每天固定时间低剂量服用。
5.需要手术时,一定要至少停用7天才可以手术。
6.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如出现牙龈出血、黑便等及时就
7.服药期间请勿饮用酒制品或含酒精的饮料。
总而言之,只有选对药,吃对药,才能保持健康。我们重视疗效的同时也要规避其损害,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合理用药认知,遵医嘱、用对药是我们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