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每一项的意义

2022-12-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肝功能检查能够利用实验室检验的方式,对肝脏功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医生对病人的疾病情况有较好的掌握效果。肝功能检查在多数肝脏疾病中有较好的干预效果,但在检查期间,大部分病人无法对肝功能检查的结果有充分的认识,对肝功能检查的结果产生错误的解读,影响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效果,甚至增加病人的治疗配合,本文就肝功能检查的相关指标及其含义进行简要叙述。

1.肝功能的检查指标及正常范围

肝功能是表现肝脏功能的指标,其检查指标较多,包括丙氨酸氨基转氨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践行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清蛋白。检查方式是采集病人的空腹清晨肘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临床认为人体在肝脏健康的条件下,肝功能指标处在正常的区间范围,其中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的正常范围,在5-40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8-40U/L,碱性磷酸酶则存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女性的正常范围,根据其年龄存在变化,20-49岁的女性,正常范围为30-100U/L,50-79岁正常范围在50-135U/L,男性则没有年龄差异,正常范围在45-125U/L,γ-谷氨酰转移酶的女性正常范围在7-32U/L,男性正常范围在11-50U/L,

总胆红素中,新生儿的正常范围在0-3.4μmol/L,成年人的正常范围在3.4-17.1μmol/L,结合胆红素正常范围在0-3.4μmol/L,非结合胆红素在1.7-10.2μmol/L,总胆汁酸的正常范围在0-10μmol/L。

总蛋白正常范围在60-80g/L,白蛋白正常范围在40-55g/L,球蛋白正常范围在20-30g/L,清蛋白正常范围在(1.5-2.5):1。

2.肝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

肝功能检查能够对肝脏疾病产生较好的诊断效果,由于肝脏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代偿性,使得大部分肝脏疾病患者,在早期并未出现明显的肝区不适,需通过肝功能检查进行诊断,肝功能检查指标能够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癌、黄疸、胆汁淤积等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大部分肝炎、肝硬化、肝癌会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汁酸、球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异常升高。黄疸则会影响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会导致病人出现γ-谷氨酰转移酶异常升高,中毒、低蛋白血症、肾小球肾炎、烧伤则会导致总蛋白异常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等则会造成球蛋白的异常升高,因此临床需要针对病人病情选择检查不同的肝功能指标,无需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部的肝功能指标检查。

综上所述,肝功能项目相对较多,不同的项目其正常范围与对应疾病类型也有所不同,指标的应用与解读得当,能够对病人的疾病有较好的观察与诊断效果。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张玲)

责任编辑:杨小玉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