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健康小管家

2022-12-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就现代医疗来讲,当身体出现某些症状或者例行体检,医生都会选择超声来检查。超声检测技术也是各种肝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熟悉正常肝脏的形态及其比邻器官的关系,了解它在腹腔的解剖位置及体表投影,对于正确建立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克服某些不利的检查因素,完成比较全面的超声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重约1500g,左右径约18-25cm, 下径约15~17cm呈楔形,右后上方圆钝,左前下方扁平。肝脏大部分位于右上腹腔,小部分位于左季肋部,肝脏上界于膈同高,平齐右侧第三肋间,下界一般不超过右肋弓,剑突下的3cm,肝表面有一层包膜。

肝脏具有良好的声传导特性,是人体内最适合超声检查的器官之一。灰阶超声能够有效显示肝脏的形态、轮廓、大小、实质、肝内血管、胆管和肝韧带等,并能显示肝弥漫性病变和肝占位性病变,已成为临床诊断肝脏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肝脏超声检查一般不需作特殊的准备。对于因肠气干扰图像显示不满意者,检查当日少量饮水或空腹检查有助于提高影像质量。对疑及传染性肝炎者,应适当采取消毒隔离措施以防交叉感染。

 正常肝脏

肝脏包膜整齐、光滑,呈细线样高回声。右肝膈面呈弧形,下缘较钝;左叶边缘锐利,小于45°。肝实质回声中等,且均匀。

肝脏疾病

1、脂肪肝 肝脏形态饱满或肿大,实质回声细密增强,后方回声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楚;肝肾实质回声对比增强。

2、肝硬化 肝硬化早期肝脏可正常或轻度增大。肝表面凹凸不平或呈锯齿状,右叶下角或左叶外侧角变钝。左右叶比例失调,主要是右叶和左内叶萎缩,左外叶增大。实质回声弥漫性增高、增粗,分布不均,部分患者可见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肝静脉变细或显示不清楚。

3、肝囊肿 肝内见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部分囊肿有分隔;囊壁菲薄,边界整齐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囊肿后方回声增强,侧壁可不清楚并可见侧壁声影。

4、多囊肝 肝脏弥漫性增大,形态失常,表面不规则。实质内分布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肝脏弥漫性增大,形态失常,表面不规则。本病常与多囊肾并存。

5、肝血管瘤 当血管瘤直径<2cm时,一般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结节,病灶内可见到细小的筛孔状弱回声,边界清晰。病灶有时分布在肝静脉、下腔静脉周围,但对血管无挤压现象。

6、肝错构瘤 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病灶,边界多清晰,与肝血管瘤相似,但肝错构瘤回声更高、更密集。病灶内可见低回声区。病灶后方回声多轻度衰减。

7、肝脏炎性假瘤 病灶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以弱回声或不均质回声多见,有时在病灶内出现增强的点状回声。病灶后方回声一般无改变

8、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 病灶多位于肝右叶,呈圆形边界较清晰,包膜不明显,内部回声较均匀,呈弱至等回声,合并脂肪变性时则可表现为高回声。

9、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肝癌(HCC)占90%以上,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10、转移性肝癌 在声像图上,转移性肝癌的表现各异,形态不一,小者多呈圆形,大者呈椭圆或不规则形。转移灶多时,肿瘤可弥漫性分布或融合成团块。根据内部回声高低分为四型:高回声型、低回声型、无回声型和混合回声型。

综上所述,超声波检查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无创伤、无痛苦、操作便捷、成像清晰、检查快捷等,因此,超声波检查深受医生和患者欢迎,它与核磁共振、X线、CT 被称为现代医学的四大影像诊断技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借助超声能了解肝脏的具体情况,为肝病的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科普作者: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科 姚丽)

 

责任编辑:杨小玉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