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药的注意事项
2022-12-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口服药,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的一类物品,那在使用口服药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您知道吗?今天咱们就简单聊一聊使用口服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希望对您的日常用药有所帮助。
1.正确识别药物名称 每一种药品都具有通用名与商品名,通用名往往表示了药品的主要成分和剂型,如“布洛芬混悬液”,商品名则是唯一对应某一种药,右上角带有“Ⓡ”的标志,比如我们常用的小儿退热药“美林”。为了避免重复用药,我们需要多关注药品的通用名,如商品名为“安博诺”的药物,是厄贝沙坦与氢氯嚷嗪的复方制剂,那在使用这种药的时候就应避免与这两种成分的单一制剂同时使用,以免造成药物叠加,引起不良反应。
2.多药合用的相互作用与使用顺序 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及药物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若有相互作用应采取有效的避免措施。如眼科患者既开眼药水又开眼膏,通常白天用滴眼液晚上用眼膏,又如急性腹泻小儿患者的处方为蒙脱石散(思密达)与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时,应注意蒙脱石散需饭前空腹服用,与后者至少隔开1~2个小时。这样可以避免蒙脱石散对益生菌的吸附。
3.药物安全性 对于治疗窗窄、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的药物,如地高辛、苯妥英钠、环孢素等,应及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罕见不良反应,知道如何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处理。如阿仑胸酸片对食管刺激性比较大,为尽快将药物送至胃部,应在清晨用一满杯温开水送服,并且在服药后至少30分钟之内及当天第一次进食前,患者应避免躺卧。
4.给药途径与给药时间 药物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是在用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如硝酸甘油片的用药方法应是舌下含服,而吞服无效。此外,很多药物都具有时间节律性,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降压药等;骨关节炎患者通常晚上比白天更能感觉到疼痛,中午12点服用最佳,因为此类药物通常要经过7—8个小时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而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往往在清早感觉到最疼痛,晚上8点服用能在次日清晨减轻患者痛苦;哮喘症状在夜晚会加剧,同时肺功能会相对降低一半,在下午3—4点吸入类固醇,能在深夜点减轻哮喘的症状;下午6—7点服药的心绞痛患者,症状能有效减轻71%以上。因为胆固醇在夜间的合成增加,晚上7—9点服用降脂药物,效果最佳;在服用含钙剂量高的制剂时,则以每晚睡前服用为宜,因为人体血钙水平于午夜至清晨最低,临睡前服用可使钙剂得到更好的利用.
5.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师应了解食物、饮料等对药物是否有影响并告知患者,如服用利尿降压药时,应配合含钾量高的食物(螺内酯除外),如土豆、黄瓜、香蕉、柑橘等;服用贫血药应配合丰富维生素食物;服用含金属离子的药物、镇静催眠药和消化酶制剂等应避免饮用茶水。
6.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患者为特殊人群时,要考虑其用药的注意事项,如为儿童,要考虑能不能使用该药物以及可以使用的合适剂量;如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应考虑其肝、肾功能如何,是否需要减少剂量,以及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为妊娠期妇女,应熟悉药物的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外类级别;对哺乳期妇女,应关注哪些药物可透入乳汁、透入量多少、对婴幼儿的影响如何,以减少或避免因用药后哺乳对婴幼儿带来的不良影响。
7.禁忌证 药师应掌握哪些药物可加重某些疾病,如哮喘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病时,应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物,以免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诱发哮嘴。
8.不同剂型的正确使用 在用药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不同剂型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有的胶囊、缓释片、肠溶片等不要掰开来用。如果我们需要使用吸入装置时,可咨询各大医院的咳喘门诊,那里会有药师进行非常详细的讲解。
9.药品效期与贮存 服药的同时,我们还需关注药品效期的识别方法、正确的储存与保管方法,特别是胰岛素等生物制品,需在特定温度下冷藏。而对于说明书中提示避光的药物,我们则应保存在遮光密闭处,避免阳光直射。
(科普稿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杨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