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后漏尿的困扰,你有吗?
2022-12-1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各位产后妈妈们,您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咳嗽、打喷嚏、跑跳时,有时会有尿液不自主地流出来。如果频繁发生,还可能需要使用卫生护垫。尴尬又不好意思说……对于很多产后及中老年女性来说,漏尿是一种现象,大多女性认为偶尔咳嗽、打喷嚏、跳跃时漏点尿是正常现象,很少去医院检查,事实并非如此,漏尿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需引起广大女性的关注。
漏尿又叫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现象。育龄期妇女因生产过程中过度用力造成盆底肌肉松弛,出现产后漏尿,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群体性疾病。据统计,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受到尿失禁的影响,20-29岁尿失禁患病率为7.6%,65岁以上高达53%,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中有一半为压力性尿失禁,该病发病率高,但就诊率低。
为什么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妊娠和分娩是诱发盆底肌松弛,导致产后妈妈们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要因素。妊娠过程中,胎儿日益长大会导致子宫重量不断增加,对盆底肌肉以及筋膜、韧带等产生慢性牵引力,导致盆底出现慢性损伤。
分娩过程中,由于产道收缩用力后导致盆腔内筋膜、肛提肌以及会阴神经等局部组织受损,子宫体与阴道前壁解剖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盆底肌功能障碍。其中阴道分娩相较于剖宫产而言,更易诱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除了妊娠和分娩这两大难以避免的罪魁祸首,孕妇患慢性咳嗽、持续负重或便秘而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以及新生儿高体重、分娩前孕妇BMI值大、年龄大等都是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孕妈妈们控制体重、多吃水果蔬菜、预防便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盆底肌松弛的影响
1、压力性尿失禁:比如打喷嚏、大笑或运动、腹内压瞬间增高,盆底肌肉弹性减退,无法产生对抗压力的动作。
2、盆腔脏器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等。
3、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
4、产后腰痛。
漏尿应如何预防呢?
1、学会自我调节。平时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户外锻炼可以很好缓解盆腔肌的肌肉,让肌肉放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起床之前平躺在床上,做五十次左右的紧缩肛门和上提肛门的活动,可以明显减缓尿失禁这类症状
2、尽量不要憋尿。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由于时间或者工作的原因经常会出现憋尿的现象,这种行为其实潜藏着很大的危险性,因为长时间处于憋尿的情况的话会对人体的膀胱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对尿液的储存和控制,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憋尿,一旦有尿意就要立即解决,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3、注意加强产后盆底肌康复。孕妇的生产会使得体内大伤元气,特别是阴道和骨盆都会出现一定的松动,所以大家也要多加注意产后的保养,以及对骨盆的恢复,特别是盆底肌,如果过于松弛的话就会出现以上的症状。
产后出现漏尿是我们的盆底肌在作祟,所以盆底肌康复是每一位宝妈产后康复必选课之一!不仅是为了解决漏尿这一个问题,也能改善我们阴道松弛,减少家庭矛盾。各位宝妈们产后复查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正规医院的产后康复科进行相关的治疗,恢复我们的盆底肌,还产后宝妈们一个幸福的未来!
(永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马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