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的预防
2022-12-2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合成蛋白、储存糖原以及解毒等功能,是人体的代谢核心和“排毒工厂”。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其中病毒性肝炎是最易发生病变的类型。
一、 肝脏常见疾病有哪些?
1.肝硬化(cirrhosis)是在肝细胞广泛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形成结节、假小叶,进而使肝脏正常结构和血供遭到破坏。
肝硬化是由于不同的疾病因素长期作用于肝脏而导致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肝病终末阶段。根据造成肝硬化的疾病原因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的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原因不明的肝硬化)等。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根据其病理特点可以分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和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2. 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换句话说就是,肝细胞内堆积了太多脂肪,影响了肝脏正常功能。
3. 病毒性肝炎,肝炎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酒精、药物、化学物质、自身免疫等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的统称。儿童及成年人均可患病,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见。
肝炎是否会传染,主要由病因决定。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较强,可通过消化道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经血液等途径传播。其他非病毒性肝炎无传染性。
4. 肝癌,肝脏的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就是老百姓熟悉的肝癌。肝癌是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如果肿瘤本身来源于癌变的肝脏的组织细胞,称为原发性肝癌;如果是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淋巴等途径撒播到肝脏,称为转移性肝癌。据全球癌症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5位,病死率居第2位。亚洲和非洲国家发病年龄多为30~60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中国人原发性肝癌的病因:90%以上肝癌病因学较为明确,包括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酒精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以及致癌物的长期暴露,如黄曲霉毒素和马兜铃酸等。肝癌家族史可显著增加病毒感染人群的肝癌发病风险。
二、 如何预防肝脏疾病呢?
1.注射疫苗可防:肝炎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还有戊肝疫苗,但没有丙肝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甲肝疫苗接种纳入12月龄及以上儿童的免疫计划中,虽然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对于成人的接种策略,但鼓励成人易感人群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现已纳入我国计划免疫,新生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之后分别在1个月、6个月注射第二针和第三针(即0-1-6方案)。成人建议接种乙肝疫苗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亦未感染过乙肝病毒,即乙肝五项检查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均是阴性,可按照0-1-6的方案进行三针全程乙肝疫苗的接种。鼓励成人在婚前、孕前、非入职及升学体检中检测乙肝五项,及时补种疫苗。第二种: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接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人抗-HBs滴度会逐渐地减弱或者消失。如果婴幼儿期接受了正规的(3针)乙肝疫苗接种,一般不需要加强免疫。
2.饮食均衡:均衡的饮食对于肝脏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肝脏保健来说,饮食均衡代表着营养全面,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合工厂,如果身体总是缺乏很多营养元素,就会导致肝脏无法合成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使得肝脏出现问题。并且均衡的饮食可以减少人们摄入大量油脂、酒精等损害肝脏的物质,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肝脏出现如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等疾病的概率,因此我们对自己每日的食谱一定要有合理的规划,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护好自己的肝脏。
3.用药谨慎: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很广泛,因而预防也就成为重点。常见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有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中草药(何首乌、决明子、甘草、薄荷、大黄、雷公藤)、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保泰松)、抗生素(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抗惊厥药、抗肿瘤药等。所以服用什么药物,服用多大剂量,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决定,否则适得其反。
4.阻断传播途径:肝病专家提醒,预防肝病应远离各种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及减少接触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此外,因为乙型、丙型肝炎主要透过血液和体液传染,所以和乙型、丙型肝炎带原者同桌吃饭,并不会被传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宋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