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常规标本检验注意事项

2022-12-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粪便常规检查是我国临床较为常见的检验指标,能够对疾病产生较好的诊断效果,且检查的方法相对简单,因此受到临床的重视与认可。但随着粪便常规的临床应用不断增多,医生发现部分情况下,粪便的常规标本检验出现一定的误差,导致对病人的疾病诊断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检验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粪便的检验标本水平,需要对病人的粪便检验进行注意,从标本方面改善粪便的常规标本检验水平,本文就粪便的常规检验内容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阐述。

1.粪便常规检验的作用

粪便常规检验的项目较多,能够对消化系统疾病等产生较好的诊断效果,因此临床应用较多,该检验的指标包括粪便外观、粪便的显微镜下情况、潜血实验指标、染色实验指标、胆素及胆原检查、寄生虫检查。上述指标能够单独或联合指向病人的疾病情况,医师能够通过观察病人的粪便,了解病人是否存在胃肠道感染、腹泻、消化性溃疡、结直肠癌等疾病,通过染色检查,能够观察到病人是否存在慢性胰腺炎、胰头癌等疾病,粪胆素、粪胆原的检查,则能够观察到病人是否存在胆囊疾病、胆道梗阻等,寄生虫检查则能够对病人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轮状病毒感染、大肠杆菌肠炎、过敏性血管炎、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肛门瘙痒症等疾病产生较好的观察作用。

2.粪便检验的注意事项

临床研究显示,粪便的检验时间需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超过1小时,粪便的情况会受到环境影响出现变化,影响检验结果,因此病人需要在到院后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粪便的采集,避免在到院前进行采集。同时还要对病人进行粪便采集的讲解,为了对病人的粪便进行有效采集,避免坐便、收集材料对粪便产生污染,需要利用干净、清洁的器皿进行采集,不可利用医院的马桶或纸张,需要将粪便排泄在医师发放的器皿中,为保证粪便的检验质量,需要采集足够的粪便,对于便秘、排便压力较大的病人,则可采取运动、饮水等方式进行干预,促进粪便尽快排泄,对无法正常排便的人群,可建议其他时间采集。如果病人的在饮食中存在维生素C、铁及动物内脏,则会对其粪便的潜血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检查前询问病人是否存在饮食禁忌,对存在饮食禁忌的病人选择其他时间采集,叮嘱检查前3天不可饮食上述食物。女性病人受到经期等因素的影响较多,需要叮嘱女性病人避开经期进行粪便的采集和检验。

综上所述,粪便常规检查能够对疾病产生较好的诊断效果,但需要对其标本采集进行质量控制,避免由于标本采集不合理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胡立娟

责任编辑:刘洋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