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后出现“沉默性缺氧”怎么办?
2022-12-3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虽然新冠的毒性已经减弱,但是依旧存在较强的传染性,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全国各地大规模的人群将会被感染。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感染后痊愈得快,但是对于老人来说,如果感染后的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很有可能会加重患病程度,导致原有的疾病症状变重。目前,临床中不少患者已经出现了“沉默性缺氧”。部分老年患者在严重低氧(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70%)时仍没有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情况非常危险,需要立即吸氧,否则会对人体重要器官造成无法修复的致命损害。
什么是沉默性缺氧?
沉默性缺氧又叫静默型低氧血症,是一种主要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缺氧程度与临床症状不符的低氧血症。沉默性缺氧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通常在不吸氧的状态下低于80%,且患者没有明显的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胸闷等。沉默性缺氧的患者通常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可能因严重缺氧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沉默性缺氧好发人群
1、高龄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力在减弱,机体抵抗新冠病毒侵袭的能力下降,部分高龄老年人身体机能甚至处于濒临衰竭的边缘,因此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更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出现沉默性缺氧。另外,高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自身免疫发生率更高,相较于其他人群更易出现肺部炎症反应,从而使得肺部破坏更加较重。
2、本身存在肺部疾病的人群 此类人群肺部自我保护能力较常人低下, 咳嗽、吞咽等呼吸道保护能力下降,使得患者排痰功能障碍,更加容易发生误吸而加重肺部感染,导致自身更易发展为重症,从而出现沉默性缺氧。
3、本身贫血的患者 本身贫血的患者机体免疫力功能较差,体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监视功能较其他人低,更容易引起感染、发热等症状,因此更容易导致自身发展为重症,出现沉默性缺氧等表现。
沉默性缺氧的症状
1、早期症状 沉默性缺氧的患者早期可能只有肌肉酸痛、乏力、发热和咳嗽等非特异性症状,而没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缺氧的症状,这也是其被命名为“沉默性”缺氧的原因。
2、典型症状 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典型症状:肌肉酸痛、乏力、发热和咳嗽等轻微的非特异症状持续了几天,然后突感严重的胸闷憋气。呼吸时剧烈疼痛,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深呼吸。不明原因出现大汗淋漓。嘴唇严重青紫,或皮肤颜色呈樱桃红色。
3、伴随症状 沉默性缺氧的患者可能还伴有胃肠道不适、嗅觉减退、味觉减退、头痛、心率加快等症状。
出现沉默性缺氧怎么办?
若家中备有吸氧装置,可在出现低氧症状时,及时通过鼻导管或吸氧面罩进行吸氧治疗。若家中没有吸氧装置,可按以下方法缓解:
1、俯卧位通气:患者取俯卧位,在胸部垫一个软枕,在头部垫一个软枕,注意不要堵住口鼻,可使头偏向一侧,然后调整手臂和腿的姿势,全身放松,以自己舒适为宜。
2、侧卧位通气:孕妇、肥胖者等不方便行俯卧位的人可采取侧卧位通气,患者取侧卧位,头部垫一软枕,臀部稍向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然后在背后、腿下和胳膊下放软枕,使患者感到安全舒适。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人群,建议家中常备指氧仪或脉搏血氧仪,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立即去医院。
(永城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