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肠造口,你了解吗?
2022-12-3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肠造口是指,病人在患有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疾病后,需要通过手术进行病灶的切除,并将剩余的肠管进行翻转,在腹壁上做开口,将肠管拉出道腹壁外缝合,造口的作用是利用其进行排便,以此替代肛门的排便功能,肠造口对人体的消化功能影响较小,是无法利用肛门排便的病人的替代操作措施。虽然肠造口已经在临床上应用较长时间,但大部分病人在接触前,对其作用、方法等了解不足,本文就肠造口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讲解。
1.肠造口的并发症
肠造口的风险性较强,并发症也较多,是影响病人生活与生命安全的主要问题,目前临床常用的肠造口手术,需要将结肠从腹腔中拖出,因此需要在肠道功能恢复的时候进行开瘘,并在腹膜内进行肠道缝合,缝合的间隙较大,且缝合的难度高,使得造口手术结束后,出现腹内疝、肠梗阻、切口疝的概率较高,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病人在排便过程中,由于已经失去了排便的反射,因此无法预知自身的排便时间,使得病人出现粪便污染的概率也随之提高。但肠造口是挽救病人生命的主要措施,无法完全消除肠造口的临床应用。
2.肠造口的日常护理
肠造口不可避免,因此需要病人及家属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其生命质量。首先需要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有效理解肠造口的相关知识,使其能够认识到肠造口在挽救其生命当中占据的地位,并切实的接受肠造口治疗。同时对病人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对患者的家属进行积极的宣教,确保病人和家属均能够接受造口,避免影响病人的家庭生活。一些病人存在经济方面的顾虑,也无法接受肠造口,护理人员需向其讲解肠造口的相关费用,并积极提供救助渠道。在肠造口手术后,需详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如何进行日常的护理,肠造口是新的排便通道,因此具有一定的粪便感染概率,需要定期进行皮肤的清洁,避免粪便污染,手术后早期疼痛感相对强烈,且病人的排便不适感强烈,应做好排便的清洁,必要时可利用按摩、镇痛的方式减少疼痛感,避免病人生活受到影响,叮嘱病人积极配合复诊和检查,利用微信群、公众号文章等,帮助病人答疑解惑,及时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病人的生存压力。
综上所述,肠造口是肛肠科疾病病人常用的治疗术式,其目的是在病人无法利用肛门排便的情况下,通过造口的方式保留排便功能,肠造口的术后护理干预压力较大,需要病人及其家属均积极配合,才能够保障造口的干预效果,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粪便污染等严重事件。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普外三科 李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