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培养”,你了解多少?

2023-1-1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去医院看病,抽血化验是最常见的措施,有一种化验,它需要的抽血量比较多,有时候还需要多次抽血,这种化验项目就是“血培养”,对这项检查,很多患者不是很了解,下面就和大家进行这方面的科普知识讲解。

什么是血培养?

血培养是将新鲜血液标本接种于血培养专用液体培养基中,放置于35℃~37℃孵箱中,使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方法。

为什么提倡送检血培养?

血培养常用于细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病原学诊断,以及病因不明长期发热病人的辅助诊断等。据工作中统计血培养有 8%~15%的阳性率。在患者的血液中检测出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在什么时间采血最好?

1、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0.5~1h内采血;也可于寒战或发热后1h进行;

2、在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采血;

3、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采集血培养有什么要求?

根据我国血培养采集规范:

1. 成人通常推荐在短时间内(一般为1小时内),在不同位置,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每套包括一个需氧瓶+一个厌氧瓶),共4-6瓶,每瓶采集8-10ml血量。

2. 婴幼儿在短时间内,在不同位置,每次只需采集2瓶儿童专用培养瓶,每瓶采集1-3ml血量。

3. 当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他的血管内感染(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真菌血症时,则间隔采血(例如每隔1-2小时采血一次),2套至3套(2瓶/套)血培养,每瓶采集8-10ml血量。

为何采用多部位采血和采集多套血培养?

在采集血培养标本时,护士可能会对患者进行多部位采血,而不是一针采完所有的血标本,这样能确保医生对阳性的血培养结果做出正确的判读,确认真正的致病菌,这是科学采血的需要。

同时由于多数病例中,细菌和真菌均一过性存在于血液中,单次血培养检测的敏感性有限,所以取两对以上血培养是必需的,且污染菌通常只出现在一个血培养瓶中,对于真正的血流感染,多个血培养瓶都呈阳性。据统计:血培养组合的累积检出率,随采样次数增加而增加,1对阳性率检出率为73.2%,2对阳性率检出率为93.9%,3对阳性率检出率为96.9%。

 

血培养采集应注意什么?

1. 在血培养采集过程中,必须采取标准的严格的无菌操作;

2. 保证足够的采血量;

3. 注意采血顺序:如果用注射器及针采血,应先接种厌氧瓶避免空气进入;如果用蝶形针采血,应先接种需氧瓶,以免装置里的空气传送到厌氧瓶中;如果抽取的血液量少于推荐量,血液应先足量接种需氧瓶,剩余的血液应该接种到厌氧瓶中。

每次采集血液量是多少毫升?

1、儿童:按年龄和体重采集足够的血量,不超过患儿总血量的1%/;

2、新生儿:≥0.5ml/瓶;

3、婴幼儿(1~36个月):≥1.0ml/瓶;(≥36个月):≥4.0ml/瓶;

4、成人:每瓶 10ml,每套 20ml,两套共 40ml。

多久可以知道血培养结果?

自动血培养系统,95%以上的阳性结果会在开始检测后的48小时内报告,但是阴性结果需要培养5天后才能发布报告,这样做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检出血液中的致病菌,例如:布氏杆菌报阳时间一般为4-5天。

血培养还能培养哪些类型的标本?

除了血液,血培养还能检测很多无菌体液标本,比如脑脊液、胸腹水、关节腔积液等。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陈巧玲)

 

责任编辑:杨小玉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