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治疗

2023-1-2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一、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

1. 骨质疏松症(OP)的定义

OP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分为原发性[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OP]和继发性OP,多见于老年男性、绝经后女性。继发性OP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OP。

2. OP的诊断

OP的诊断原则是将病史、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实验室检查相结合,提示骨质疏松且合并有临床表现,才能称为OP。其中,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具有重要价值。一旦影像学检查(X线片、 CT、 MRI和骨扫描)确诊脆性骨折(脆性骨折的诊断需具备以下3条:①无外伤史或仅有轻微外伤史;②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的诊断骨折的证据;③除外继发性骨OP。),无论骨密度结果是否达到OP诊断标准,即可诊断OP。而在发生脆性骨折之前,诊断OP的主要依据是骨密度测量结果。

3. 测量骨密度

目前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双能X线吸收仪(DXA)、四肢DXA和定量CT(QCT)等。

(1)DXA常用的测量部位是腰椎、髋部和前臂。DXA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为:测量腰椎和髋部2个部位,选择第1至4腰椎椎体、髋部的股骨颈和全髋3个感兴趣区(ROI),以3个ROI中最低的T值进行判断。如果上述2个部位中1个部位测量受限(如严重变形、内固定、植入物干扰等),则增加"非优势则前臂"作为补充测量部位,取桡骨远端1/3 为ROI。

(2)QCT可以测量多个部位的骨密度,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脊柱和髋部。腰椎QCT骨密度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采用腰椎QCT骨密度绝对值进行诊断,取2个腰椎椎体松质骨骨密度平均值(常用第1和第2腰椎)。

(3)QCT与 DXA测量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相关程度高,提示QCT测量髋部骨密度与DXA测量结果等效,推荐以髋部 QCT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采用 DXA 的诊断标准,即T值≤-2.5SD。

上述诊断标准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年轻人出现骨密度降低时,应进一步检查除外继发原因。QCT诊断OP只需做1个部位即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做脊柱或髋部。

4.专家共识

(1)对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如果影像学有明确骨质疏松性骨折征象,不论骨密度结果如何,可以诊断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

(2)DXA测量腰椎和髋部,采用中国人正常值数据库,如果T值≤-2.5 SD,诊断为骨质疏松。

(3)QCT腰椎体积骨密度〈 80mg/cm3,诊断为骨质疏松。QCT髋部测量结果采用 DXA诊断标准。

(4)骨密度测量结果符合骨质疏松,合并脆性骨折,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

(5)四肢骨密度测量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筛查,但不能用于诊断。

二、骨质疏松症(OP)的治疗

 

目前抗OP药物主要包括基础治疗药物、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及双重作用机制药物等。那么,抗OP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如何选用呢?

1.骨吸收抑制剂

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降钙素类药物、RANKL抑制剂。有较广抗骨折谱的药物有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地舒单抗。对髋部骨折高风险或极高风险者,建议首选地舒单抗或唑来膦酸。

(1)男性OP

目前可用于男性OP的骨吸收抑制剂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降钙素类药物。但是双膦酸盐类药物有下颌骨坏死、肾损害、非典型股骨骨折风险。禁用于肌酐清除率<35ml/min、致食管排空延迟的食管疾病、不能直立位30min、骨软化者。降钙素类药物建议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 3个月。地舒单抗有下颌骨坏死、非典型性股骨骨折风险。禁用于低钙血症者。

(2)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OP

可用于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OP的骨吸收抑制剂主要是性激素类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舒单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降钙素类药物等。《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2020年)中指出,激素治疗(HT)(如戊酸雌二醇、17β-雌二醇、地屈孕酮、微粒化黄体酮、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雌二醇/屈螺酮)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OP的一级预防措施,绝经HT可预防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妇女骨丢失,增加或维持妇女的骨密度。对于50-60岁或绝经<10年的患者,HT可作为一线治疗,不推荐>70岁者启动HT。

SERMs可降低椎体骨折风险、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风险,尤适于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妇女OP;降钙素类药物可降低椎体骨折风险,对急性椎体骨折有镇痛作用。

HT有增加静脉血栓事件风险。禁用于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活动性肝病、血卟啉症、结缔组织病者。

SERMs有增加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禁用于有静脉栓塞病史、难以解释的子宫出血、有血栓倾向(如长期卧床和久坐)、有子宫内膜癌症状和体征者。

(3)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

GIOP是最常见的继发性OP,典型症状有疼痛、脆性骨折、脊柱变形,严重可致骨折。目前防治GIOP的骨吸收抑制剂主要有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舒单抗、雷洛昔芬(限绝经后)、降钙素类药物。

《2020版中国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家共识》指出,GIOP初始治疗,评估为中、高度骨折风险者,首选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药物不能耐受,可选择特立帕肽、地舒单抗、雷洛昔芬(限绝经后)。若存在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可选用降钙素类药物缓解疼痛,不推荐仅使用其防治GIOP。《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的中国专家建议》(2020年)中指出,高骨折风险男性和女性糖皮质激素诱导的OP推荐地舒单抗治疗,以增加骨量,可显著降低椎体 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

(4)老年OP

老年OP一般70岁以后发生。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骨吸收抑制剂主要是双膦酸盐类药物、SERMs、降钙素类药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SERMs可用于老年女性OP。降钙素类药物用于老年OP中重度疼痛者。

(5)OP骨折围手术期疼痛

降钙素类药物可镇痛、减少骨折后急性骨丢失,其对缓解OP骨折骨痛明显,中至重度骨痛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围手术期者、OP骨折的制动者建议使用降钙素类药物缓解骨痛。

2.骨形成促进剂

特立帕肽为强效抗OP药物,其可可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风险,并促进椎体骨折愈合,促进骨痂形成,提高骨痂矿化程度。

男性OP:欧美国家批准特立帕肽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其可增加腰椎及髋部骨密度。需要注意:特立帕肽治疗时间不超过2年。禁用于骨骼疾病放疗史、高钙血症、肿瘤骨转移、肌酐清除率<35ml/min、畸形性骨炎者及小于18岁的青少年和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

3.双重作用机制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包括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类药物、锶盐类药物等。

男性OP:目前可用于男性OP的治疗药物有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可增加骨密度、改善肌肉功能、减少跌倒风险。

GIOP:可选用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所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疗程≥ 3 个月者,每日补充元素钙、维生素D或活性维生素D。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OP:采用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治疗绝经后OP疗效确切。锶盐类药物雷奈酸锶可用于治疗绝经后OP。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脊柱外科 王勇飞]

责任编辑:刘洋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