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服用安眠药的注意事项
2023-2-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安眠药是人们在生活中时常听到的一类药物,尤其是随着当前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增大,工作时常增加,失眠患者也在逐步增多,导致安眠药的使用量逐步上升。老年人群正是服用安眠药较多的群体之一,一些老年人因为退休之后生活无所事事,加上本身睡眠量较少,很容易导致夜间难以入睡,早上苏醒时间过早。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因为睡眠不足,导致老人神思困顿,精神恍惚,极大影响老人正常生活。对于老人而言,适度服用安眠药,以达到促进睡眠的效果,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安眠药毕竟属于药物,有一定概率引发不良反应,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老年人服用安眠药应格外注意,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查明自身病因。老年人之所以失眠,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既可能和社会因素相关,也有可能和自身原发疾病相关。有一些失眠症状原本可通过放松心态加以缓解,没必要一定服用安眠药。事实上,很多老年人自身可能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均有可能导致失眠。这类老人一定要到医院做正规检查,查明身体有哪些疾病,遵从医嘱谨慎使用安眠药。
其次,注意用药剂量。一些老人唯恐症状缓解效果较差,因此会在正常剂量基础上适当增加,这种过量用药的方式,极有可能导致老人头晕、嗜睡、周身乏力。另外,考虑到老年人年事已高,相较于年轻人,肾脏功能减弱,代谢药物的能力也会进一步下降。举例来说,地西泮在老年人体内的半衰期相较于年轻人更长,会增加老年人的毒性反应发生率,提示老年人服药时应酌情减量。
另外,生活中,活动时应尽量慢行。由于安眠药服用之后有一定概率引发不良反应,导致老人头晕、头痛,因此在日常活动时一定要慢,下床或起身时同样如此,减少意外跌倒的发生率。饮食方面,应选择清淡、营养丰富类型的食物,减少油脂的摄入,避免老年人感觉油腻,进而引发恶心、呕吐等反应。在老人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应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提高自身体质。
最后,在购买药品时,应咨询医生的意见,由医生结合老年人自身疾病状况,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避免老人病急乱投医,盲目服用多种药物。如果老年人失眠症状在服药之后依然没有缓解,需要增加用药剂量,同样应提前咨询医生,不能擅自增加药量,防止加重原发疾病。家人应当告知老年人安眠药的危险性,如果服用过量,很容易导致生命危险,建立老人对安眠药的正确认知。如果老人服用安眠药之后,整日昏昏欲睡,或者严重影响食欲,精神恍惚,应立刻停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林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