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护理知识
2023-2-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它是一种“善良的癌症”,甚至有人说:“如果我的一生中一定要患一种癌的话,我希望是它。”因为它发展过程相对缓慢,也不像其他癌症一样凶险。它就是——分化型甲状腺癌。
什么是分化型甲状腺癌?
这是甲状腺癌的一种病理分型,区别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接近的一种肿瘤,恶性度低,摄碘率高,术后常采用碘-131进一步治疗。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的60%-70%,预后较好;②滤泡状癌:占甲状腺癌的20%-30%,预后较好,部分易发生肺和骨转移,需引起重视。
为什么要做碘-131治疗?
1、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虽然已经进行过甲状腺全切手术了,但是仍有少量肉眼无法看见的甲状腺组织残留,而这部分残留组织只有碘-131可以完全清除,因此使用碘-131可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降低局部复发概率。
2、治疗转移灶或清除隐匿的甲状腺癌细胞:如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且手术无法切除的情况下,需要做碘-131治疗;同时在肿瘤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较高且无法判断全身是否有转移性病灶的情况下,也可通过碘-131治疗来进一步明确。
碘-131对人体有哪些副作用?
1、碘-131治疗一般副作用较轻微,都能耐受。治疗一周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颈部肿胀、疼痛,少数患者出现恶心、腹泻、口干等现象,个别患者出现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这些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通常在1-2周内自行缓解。
2、碘-131具有放射性,患者服用后就会成为放射源,患者及其排泄物会对周围人群造成一定的辐射,一般要求患者在特制的病房内隔离一周左右,方能接触正常成年人(与正常人保持2m的距离),若要接触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人群,建议最少隔离半个月,若医院无相关隔离条件,建议患者自行隔离。
甲状腺治疗后的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须住进具有辐射防护的隔离病房数日,患者常处于心理应激状态,情绪和心境不稳定,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加强治疗前相关知识的宣教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
2、并发症护理。
(1)喉头水肿:对发生颈部胀痛的患者仔细询问呼吸情况,及时汇报医师进行处理,遵医嘱增加强的松剂量。如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立即进行抢救。
(2)放射性腮腺炎:入院前须告知患者携带口香糖、酸梅等酸性食物,病房常备VC,叮嘱患者于治疗时咀嚼或含服,帮助放射性药物排泄至唾液,有效预防放射性腮腺炎的发生。
(3)恶心、呕吐:常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等护胃、止吐的药物,以预防放射性核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严重患者尽可能吐于盥洗室并及时用清水冲净,避免环境污染。
(4)便秘:指导患者作息,适当走动,必要时予助排泄的药物,以改善患者便秘的症状,减少放射性肠炎的发生。
(5)失眠: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是改善该症状的重点,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使碘-131治疗效果提高。
3、饮食护理。须忌碘饮食;应叮嘱患者多饮水和及时排尿,多进食高蛋白、高能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部分患者需要碘-131治疗,该治疗方法痛苦小,疗效好。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配合医生,在治疗结束后,要注意隔离,以免危害家人及朋友的健康。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护理医学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尚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