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颈椎病

2023-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在我国的传统的中医学中并没有“颈椎病”这一病名,通常用“痹症”来表示颈椎病,颈椎在人的身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通常认为产生颈椎病的原因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而中医认为颈椎病产生的原因是颈部的筋骨受到的损伤,没有及时医治,又感染了风寒湿邪导致的。颈椎病主要产生的原因是人体肝肾亏虚,由于长年累月的磨损导致筋骨积累性劳损,气血衰少,筋骨得不到滋养,风湿寒邪进入人体,阻碍经络、气滞血瘀。中医强调气血,强调脾胃,强调肝肾亏虚,强调头为清窍,血虚无以供养头目则发为眩晕。气血不足可能是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可能是痰浊内生,肝气郁结,痰湿困阻脾胃;可能是“外风、内风”与肝肾亏虚夹杂,最终影响气血。我国中医主要将颈椎病以辩证思维分为了四类:主要是颈型、痹痛型、眩晕型和瘫痪型,针对不同症状中医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颈型

颈型颈椎病多由中年后体质渐衰,肝肾气虚引起,如兼有气血亏虚或劳损、外伤等因素的,就会导致经筋松弛,椎间盘退化,骨刺形成等,从而出现颈背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转,颈部强直疼痛,偶有刺痛、头晕、头痛、手臂麻木、手脚冰凉等。给予红花油、风痛灵等涂擦。取坐位或俯卧位,采用松颈、舒筋、加点头面部,操作15分钟点按百会穴。按摩颈部选择相应部位进行中药导入,做好颈部牵引、手法治疗的护理,并采用枕颌坐位。

二、痹痛型

痹痛型是颈椎病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大多由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致椎间孔变小,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再加上外感风寒及劳累引起的,临床上会有一侧肩臂疼痛,麻木、酸胀、无力等表现。风寒长期侵蚀经络,颈椎损伤严重导致其部位血液不通畅可致肌体气血运行失调,经气不和,脉络痹阻,气血淤滞不通则全身疼痛。因其主要伤及太阳经气故而以上肢为著。气血运行不畅,机体失养故而出现麻木,萎缩,僵硬等症。在治疗上应该采取宜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的方法。

三、眩晕型

在颈椎病中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情况通常是由肾水亏损,肝阳上亢引起的,在临床上会导致头目眩晕,同时会伴发头痛、头重脚轻、恶心呕吐、急躁易怒等症状,偶尔会有气血俱弱、气陷而突然晕厥跌倒的。或因经络,气血长期痹阻不通,日久伤及肝肾,或长期过劳,肝肾亏虚。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清窍失养则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阴血不足,阳气偏亢,虚阳上越则头脑胀痛,面部烘热,口干咽干。在治疗上应区别对待,如偏气虚下陷应采用补中益气的疗法;如偏痰瘀交阻应采用祛湿化痰、散瘀通络的方法;如属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应采用滋水涵木,调和气血的治疗原则。

四、瘫痪型

在颈椎病中发展至瘫痪的,基本上是重症了。一般而言发展到这一步,大多是肝肾久虚,筋骨萎弱所致,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渐觉肢体沉重,步履不利,肢冷不温,肌肉萎缩。如果再加上气血不足,筋骨失养的话,那么症状将会加重,甚至出现肢体萎废,二便失控的现象。冷肢要保暖,热毛巾或热水袋可局部热敷。最好用中药熏洗外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缓解症状。针灸太溪、肾俞、大椎、气海、关元穴等。在治疗上应该采用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的法则。

颈椎病患者轻则颈肩酸痛不适,重则肢体乏力,麻木不仁,甚则发生瘫痪,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该病多因风寒湿之邪乘虚侵入体内,浸淫于关节、筋脉、肌腠之间,使经气闭滞不通,生瘀生痰而致颈肩酸痛麻木不舒。基于中医对颈椎病的上述观点,在治疗上形成了推拿手法、外用药物、针灸疗法及内治疗法等一整套的措施。根据不同的病因、证候,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不同的用药和不同的方法,尤以内、外并重的原则有别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即不仅注重局部的整复错位、松弛肌肉、伸展筋脉,而且更注重疏通经络、调节内脏的整体康复,综合治疗为主。因此,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无疑是我国的“特色”和“绝活”。

(鹿邑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张尊旭)

 

       

责任编辑:安笑妍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