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术后,“人造肛门”如何护理恢复快?
2023-2-2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临床较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为结直肠癌,经流行病学显示,此病在全球肿瘤中的患病率为9.4%,在我国全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第4位,主要发生于老年群体中,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及预后差等特征。目前分析此病的诱因未明确,其中遗传、作息、不良饮食习惯及环境为常见因素,患病小早期无典型症状,随着癌肿逐渐增加,患者常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泻及便秘等症状,若疾病持续发展于晚期,则伴有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外科手术是治疗此病的常见方法,彻底切除病灶、稳定疾病,术后应用人造肛门、为患者排便顺利提供可靠保障,但给自身心理层面带来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影响正常生活,故积极配合护理干预有重要作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结直肠癌术后,‘人造肛门’怎么护理恢复快”这一问题,以供参考。
一、情志调理
对于人造肛门患者来说,常有自卑、焦虑、绝望及恐惧等负性情绪,导致术后配合度较差,因此术后预测患者心理问题、明确负性情绪原因,提供针对性护理指导,指导其对术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从容地面对及处理,是促进患者自信心、疾病早期康复的关键,因此术后主动与患者交谈、提供多样化健康宣教,交谈期间注意方式方法,辅助专题讲座、面对面交流及交谈等形式,转移疾病注意力,详细阐述病因、人造肛门必要性、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等,列举既往治疗成功案例,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减少专业术语使用,并嘱咐患者多与手术成功、身心恢复良好的病友交流沟通,鼓励病友间实行现身说法,使患者恐惧、茫然及孤立无助等不良情绪加以缓解,协助适应疾病治疗措施,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并嘱咐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鼓励及安慰,对其内心感受高度重视,对症下药、解开自身顾虑,造口护理中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达到造口自主护理的目标,协助树立乐观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二、饮食护理
术后6h给予患者流质饮食,逐渐恢复于半流质饮食、软食及普食,遵守清淡、易消化及少食多餐原则,早期恢复经口进食、对胃肠道蠕动产生刺激性,缩短肠麻痹时间,保护肠功能屏障,使静脉输液减少,及时补充营养、增强胰岛素抵抗作用,使机体抗感染能力增强,缩短疗程、加快疾病康复速度,嘱咐患者多吃优质蛋白、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等,严格控制钠盐、脂肪食物,少吃刺激性气味或易胀气食物,如洋葱、萝卜、大蒜、碳酸饮料及豆类等,花生、坚果等食物需少吃,避免引起梗阻现象,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腹泻现象,少吃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戒烟戒酒,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增强体质。
三、疼痛护理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疼痛,疼痛与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有直接联系,实行有效镇痛措施可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不良应激性,可促进患者早期进食并早期活动,预防发生心肺等多脏器并发症,故术后动态评价患者疼痛程度,主诉轻度疼痛者,辅助音乐、报刊及视频等,转移疼痛注意、减轻疼痛刺激性,机保持身心放松并提高舒适度,主诉剧痛者,遵医嘱提供镇痛药缓解,并对用药后副作用观察,有异常及时处理、达到良好的止痛作用。
四、人造肛门护理
①病情观察:术后2-3d,对患者人工造门的黏膜色泽密切观察,正常情况下,造口呈粉红色或鲜红色颜色,呈平滑及湿润的表面,若出现发黑、发绀或暗红等现象,则表示造口出现缺血性坏死现象,及时汇报医师处理,若人造肛门出现组织水肿情况,则在局部湿敷数日10%高渗盐水,开放造口前处在钳闭状态,利用生理盐水或凡士林纱布覆盖于造口外面,注意对渗湿的敷料及时更换,且造口开放后,指导患者取患侧卧位,同时利用塑料薄膜隔开周围皮肤,避免周围皮肤被造口流出物污染、增加造口周围皮炎风险,在造口袋潮湿、炎热季节时,注意对酵母菌、霉菌感染做好预防措施;②人工肛门袋护理:术后第3d,第一次对造口袋更换时,召集患者及家属对换袋的全过程仔细观看,协助初步认识换袋流程,并将造口护理的相关资料发放给患者及家属,以供阅读理解,并指导家属掌握如何正确地完成粪水倾倒、造口袋排气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对造口袋冲洗,避免发生感染现象;
③人造肛门周围皮肤的护理:保护人造肛门周围皮肤时,对于造口袋选择时考虑患者皮肤是否过敏,保持轻柔缓慢的动作更换造口袋,禁忌用力撕下,避免动作太快不同程度的损伤皮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利用湿棉球或纱布对少许中性的清洁液蘸取,轻轻地擦拭人造肛门周围的皮肤,由外到内进行擦拭,再选择清水纱布或者棉球洗净,人造肛门周围皮肤利用柔软的清洁秒不或纸巾彻底擦干;④扩肛措施:开放人造肛门1周后,实行扩肛操作对肛门肌肉起到松弛作用,避免肛门狭窄对排便造成不利影响,具体方法是戴好手套,在肛门中利用食指插入第二指节,再轻微转动数圈即可,若人造肛门有出血现象,对局部情况仔细观察,明确局部是否糜烂、内部是否出血等,必要时由医师协助检查,对癌症复发或者第二次大肠癌的可能性排除、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五、排便习惯训练
对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来说,因肛门切除、排便通道改变,人造肛门患者无便意感,短时间内需开展一段时间的训练,对定期排便的习惯需重新养成,因此术后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每日指导开展缩肛运动,初始时训练排便动作,3-4次/d,随着时间逐渐延长,可缩短为1-2次/d,逐渐在大脑皮层有定期排便的兴奋灶形成,协助患者像正常人一样排便,根据患者耐受度、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及振幅,避免加重病情。
六、日常生活指导
日常生活中,待患者切口皮肤愈合后可洗澡、禁忌盆浴,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嘱咐每晚临睡前热水泡脚、喝牛奶等,禁忌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避免引起不良刺激,保持精神状态良好,每日注意对造口排出物的性质观察,若有肠壁水肿、嵌顿及瘀血坏死现象,及时汇报医师处理,并出院后叮嘱定期复查,出院半年后从事轻体力劳动、避免开展腹内压力增加的工作,预防有造口脱垂现象,穿戴宽松衣服、避免摩擦或压迫造口,提高舒适度。
综上所述:结肠癌患者术后接受人造肛门治疗期间,辅助情绪调理、饮食指导、疼痛指导及排便习惯训练等,可确保患者身心状态良好、减轻疾病不确定因素,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减缓疼痛应激性、达到预期康复效果。
(新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