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
2023-2-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近年全国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约200万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既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在各种心血管病中患病率最高,又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及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了解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测量血压,一般以肱动脉为标准。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比较稳定,其正常范围为收缩压 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
按照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规定,压强的单位是帕(Pa),即牛顿/米²(N/㎡),但帕的单位较小,故血压的单位通常用千帕(kPa),由于人们长期以来使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因此习惯上用水银柱的度即毫米汞柱(mmHg)来表示血压数值。其换算公式为1mmHg=0.133kPa,1kPa=7.5mmHg。一般而言,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超过这个数值即为高血压了。
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遗传、环境、超重、膳食中高盐、中度以上饮酒,此外还有吸烟、年龄、紧张、血液黏稠度、高脂血症、社会经济及心理等方面的因素。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有如下几方面:
合理膳食,高血压患者要低盐、含钾较高的食物,减少摄入高胆固醇、高脂肪类的食物,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2、适当休息。适当地休息和充分的睡眠对降低血压都有益处。一旦发生高血压危象,则必须严格卧床休息住院治疗。高血压病患者要注意生活起居有规律,不宜过度劳累,不宜看情节恐怖、紧张的电影电视,不宜熬夜或通宵达旦地工作,注意劳逸结合。
3、适量运动,增强体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1)运动量不宜太大,以运动后心率增加不超过20次/ 分,且休息15—30分钟后恢复正常为宜;(2)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3)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4)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5)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4、戒烟限酒,尤其是限制高度酒的饮用。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5、控制体重: 肥胖容易发生高血压,患者应适当减重,控制体重在理想体重的15%以内,有助血压控制。
6、保持心态平和,对高血压的控制有益。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7、用药护理。(1)降压药物尽可能口服,逐步降压,以防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不足;(2)现有的降压药种类和品种很多,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同,用药要因人而异,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2)必须坚持长期用药,并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应用排钾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时注意低血钾的出现,卡托普利有干咳、味觉异常、皮疹等副作用。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4)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宜向患者说明,从座位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5)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就会获益匪浅。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 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