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如何护理
2023-2-1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提到骨质疏松,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很陌生,这种疾病常发生于中老年身上,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如果骨质疏松症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改善,那么就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疾病。那么骨质疏松症该如何护理,下面将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引发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有哪些?
(一)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在家族内,若是母亲患有骨质疏松,那么女儿患有此类疾病的可能性就会相对较大。这主要是因为骨密度会低于正常人,所以才会更容易患有骨质疏松症。
(二)疾病因素
雌激素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雌激素下降,主要发生于绝经前后以及卵巢切除等一系列女性疾病中。由此可见,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会远远高于男性。
(三)缺少运动
缺少运动与出现骨质疏松症有着密切联系。对于那些长时间缺少运动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概率就会相对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会为骨骼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以此来增加身体内的骨钙含量。另外,在运动时,还会使骨骼受到一定的机械刺激,尤其是对骨细胞的活性进行刺激,进一步增加骨的形成。而缺少适量运动的人,就会相应地缺乏由这些运动带来的好处,所以更容易造成骨质疏松症。
二、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一)休息与运动
除了骨质疏松新鲜骨折患者外,其他患者的活动不受限制。建议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并接受适量的光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关于运动强度的把控,应以患者不会感到疲劳为宜,循序渐进,不宜进行剧烈或是有危险性质的运动。疼痛明显者,建议在硬板床上休息数天至一周,在这一过程中,患者还应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训练,每次保持30分钟,且每日3—5次,这样才能保持肌肉的张力。对于骨质疏松新鲜骨折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免加剧脊髓损伤。
(二)饮食护理
患者宜食用富含钙质以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皮以及家禽类食物等等。另外,也需要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C,促进钙的吸收。不宜摄入碳酸饮料、浓茶或是咖啡,还应做到戒烟戒酒。
(三)缓解疼痛
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以及性质等等。针对疼痛部位,可进行湿热敷或是低频电疗等物理疗法。与此同时,还应谨遵医嘱,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使用止痛剂、肌肉松弛等药物,以此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四)预防并发症
患者应尽量避免做出弯腰、负重等动作。另外,对于老年患者,还应为其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与干净整洁的装束,避免受到跌倒损伤。对于已经骨折的患者来说,应及时帮助患者翻身,注意保护受压部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及关节活动训练等,每天以3—5次为宜,且每次应保持在30分钟左右。定期到医院接受复查,以防出现肺部并发症。
(五)用药指导
1. 钙制剂。分别在饭前一小时与睡觉前,服用该药物,钙剂应当与维生素D同时服用。在使用过程中,可适当增加饮水量,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每天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ml左右。通过增加尿量,来降低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可能性,同时还能有效预防便秘。
2. 钙调节剂。比如维生素D、雌激素以及降钙素等等,在使用降钙素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存在低血钙与甲状腺亢进;在服用维生素D时,应注意监测血清钙与肌酐的变化情况。
3. 双膦酸盐。唑来膦酸给药前,应让患者补水250—500ml,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滴注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以上。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流感或是发热等等,一般情况下,在开始用药三天内,就会相继出现这些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应谨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做好体温观察与发热护理工作。
结论:以上就是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护理措施,希望大家能够对骨质疏松有着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这样才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形成强健体魄。
(长葛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王培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