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科普小常识
2023-2-2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又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及未使用降压药物的前提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一种疾病。高血压可以引起心脑肾等多种并发病,并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发病率。
二、高血压的危害
1.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肌肥厚、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2.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卒中、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
3. 肾脏疾病:高血压可以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功能损害等肾脏疾病。
4. 眼部疾病:高血压可以导致视网膜病变,引起视力下降。
三、高血压的预防
1. 合理饮食:应限制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健康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食品等健康食品。
2. 科学锻炼:适当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调节适应能力。
3.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体重等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帮助预防高血压。
4. 控制心理压力:减轻心理压力可以有助于预防高血压。
四、高血压的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等,可以降低血压,控制高血压病情,但是需要遵循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2. 生活方式干预:合理的饮食和科学锻炼可以帮助控制高血压病情,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肾动脉狭窄可通过手术治疗来缓解高血压病情。
五、高血压的常用药物
1.利尿剂: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代表药物:呋塞米,吲达帕胺等。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循环和组织ACE,使ATII生成减小,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小,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3. 血管紧张素ⅠⅠ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滞组织ATⅠI受体亚型AT1,阻断ATII的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与重构作用,代表药物:缬沙坦、替米沙坦。
4.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滞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减少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一收缩偶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代表药物:硝苯地平、地尔硫卓。
5.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RAAS,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而发挥降压作用代表药: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6. 其它:交感神经抑制剂例如利血平;α1受体拮抗剂如特拉唑嗪。
六、如何自我监测血压
自我监测血压可以帮助掌握自己的血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法和生活方式。以下是自我监测血压的步骤:
1. 静坐5-10分钟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血压。
2. 测量血压时应选择正确的血压计和袖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每次测量后应记录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并将数据保存在日记本或手机APP中。
4. 自我监测的频率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小结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症,但是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心态,从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刘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