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a起搏器植入:无切口的心脏起搏新时代

2023-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心脏起搏器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已经帮助了无数患者恢复了正常的心跳节奏。然而,传统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便,如手术切口、感染风险等。近年来,无切口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出现,为心脏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详细介绍Micra起搏器这一革命性技术,探讨其优势、植入过程,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1. 心脏起搏器的基本原理

1.1 心脏起搏器的作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它通过发送电信号来刺激心脏,以维持正常的心跳节奏。心脏起搏器对于患有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的患者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预防心脏停跳或过慢的心跳,从而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心脏的自然起搏点,它能够感知心脏的自然节律,并在必要时提供额外的电刺激,以确保心脏以适当的速率跳动。

1.2 传统起搏器的局限性

尽管心脏起搏器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传统起搏器存在一些局限性。传统起搏器需要通过手术在胸部植入,这涉及在锁骨下方制造一个囊袋来放置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并通过静脉将电极导线引入心脏。这个过程不仅增加了手术风险,如感染、出血和疼痛,还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长期影响。此外,传统起搏器的电池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这增加了患者再次接受手术的风险和经济负担。

1.3 Micra起搏器的创新之处

Micra起搏器代表了心脏起搏技术的重大进步。与传统起搏器相比,Micra起搏器的创新之处在于它的无切口植入方式,通过导管直接将设备送入心脏,无需在胸部制造囊袋,从而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感染风险。Micra起搏器的体积非常小,可以完全植入心脏内部,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身体负担,还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此外,Micra起搏器采用了先进的无线技术,可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远程监控和编程,这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2. Micra起搏器的技术特点

2.1 无切口植入技术

Micra起搏器的无切口植入技术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这项技术通过导管将起搏器直接送入心脏的右心室,无需在患者胸部留下任何切口。手术过程相对简单,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和恢复时间。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无切口植入技术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出血和瘢痕形成的可能性。此外,这种植入方式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负担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患者可以迅速回到正常生活中去。

2.2 无线连接与远程监控

Micra起搏器采用了先进的无线连接技术,使得起搏器能够与外部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通信。这种无线连接功能允许医生远程监控患者的心脏状况和起搏器的工作状态,而无需患者频繁前往医院。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收集起搏器的数据,包括电池寿命、起搏频率和心脏活动等,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对于患者而言,这种无线连接和远程监控技术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减少了往返医院的次数,提高了治疗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3 微型化设计的优势

Micra起搏器的微型化设计是其另一项创新之处。与传统起搏器相比,Micra起搏器的体积小得多,长度仅为6.5厘米,直径约1厘米,重量仅约2克。这种微型化设计使得起搏器可以完全植入心脏内部,无需在患者体内留下任何外部设备。微型化设计不仅减轻了患者的身体负担,还减少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此外,由于Micra起搏器不需要通过电极导线与心脏相连,因此减少了导线故障的风险,提高了起搏器的可靠性。

3. Micra起搏器的植入过程

3.1 术前准备

在Micra起搏器植入手术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脏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Micra起搏器植入。此外,医生还会详细了解患者的医疗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过敏史,以评估手术风险。术前,患者通常需要暂时停用某些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药物,如抗凝药。同时,患者需要接受术前教育,了解手术过程、可能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护理等信息,以减少术前焦虑和提高术后配合度。

3.2 植入步骤详解

Micra起搏器的植入过程通常在导管室进行,患者会接受局部麻醉。手术开始时,医生会在患者的大腿根部切开一个小口,插入导管。通过X射线的引导,导管被送至心脏的右心室。随后,Micra起搏器被装载到导管中,并通过导管送至心脏。一旦到达预定位置,起搏器被从导管中释放,固定在心脏内。整个植入过程无需在患者体内留下电极导线,大大减少了手术复杂性和风险。植入后,医生会对起搏器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3.3 术后恢复与注意事项

Micra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通常可以在当天或次日出院。术后恢复期相对较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在术后的前几周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减少对植入部位的影响。医生会安排定期的随访,监测起搏器的功能和患者的心脏状况。此外,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或更换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适应新的治疗方式。在术后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磁场强的环境,如MRI扫描室,除非起搏器已经过特殊设计以兼容这些环境。

结语:

心脏起搏器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其技术革新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Micra起搏器的无切口植入技术,不仅减少了手术风险,还为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便捷的治疗选择。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Micra起搏器凭借其微创、高效的特点,预计将在心脏病治疗领域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它不仅能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治疗选择,还可能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满足不同患者的具体需求,从而为更广泛的心脏病患者群体带来健康和希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 陈海峰)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