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危害大吗?这些护理措施你了解吗?
2023-3-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成为母亲前,女性朋友不仅要经历怀孕的辛苦,还要承受分娩带来的诸多危险因素。产后出血就是其中之一,严重时可直接导致许多产妇的死亡,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除了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外,产后的相关护理也要做好,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什么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时产生的并发症之一,且症状比较严重。顺产失血达到500ml、剖宫产时或者累积的失血量达到1000ml时即为产后出血。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可能有多种,比较常见的有子宫收缩力不足、产道有损伤、产妇凝血功能异常、感染等。
二、有哪些危害
产后出血是分娩中发生的比较危险的情况,首先会造成产妇血量的大量流失,引发贫血症状,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其次还会使产妇的乳汁分泌大大地减少,无法给宝宝提供足够的母乳。出血症状严重时,还会对产妇的多个脏器造成极大的损伤,破坏其功能的正常,进而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总之,产后出血会给产妇的身心造成恶劣的影响,不仅仅大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还可能会出现死亡,所以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科学的护理。
三、该如何护理?
1、检测产妇的身体的各项体征
对于有产后出血情况的产妇,分娩结束后,依然不能放松对产妇的生命体征的检测,方便随时发现产妇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了解子宫的恢复、阴道流血等情况,以便帮助寻找和分析产妇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病情的加重。
2、及时输血、做好保暖
产后出血会造成产妇血液的大量流失,需要及时地进行输血和输液,以免引起贫血,不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和恢复。此时产妇的身体也会比较虚弱,容易受凉,所以还要注意对产妇的保暖,以免引起月子病。
3、及时排尿
产妇要避免憋尿的行为,及时的排尿,以免造成膀胱的充盈,对子宫造成挤压,影响其收缩,集中出血的情况。
4、心理指导
产后出血很容易就会造成产妇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长期还可能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要及时地进行干预。护理人员可以给患者进行产后出血的护理宣讲,告知病因及预后恢复情况,安抚和鼓励患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接受诊治。家属也可以多和患者交流,分享一些开心有趣的事情,分散产妇的注意力,避免产生消极的情绪。
5、卧床休息
对于出血情况比较严重的产妇,要多卧床静养,避免加重出血情况。待症状明显缓解或得到有效治疗后,可适当下床活动,但要循序渐进,并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以免引发出血。
6、饮食规范
⑴女性在生产后,需要及时的补充营养但要注意控制好量,过度进补不仅不利于产妇的健康,还会导致产妇的肥胖。可以搭配吃一些膳食纤维和新鲜果蔬的,能够加快肠胃的消化,促进营养的吸收,预防便秘;
⑵根据产妇的身体情况,摄入定量的铁元素,可以吃些含铁量高的食物,比如菠菜、动物肝脏等,可以有效地改善产妇的贫血情况,促进身体的恢复;
⑶产后出血还可能会导致部分产妇出现低白蛋白血症,因此还要及时的增加对蛋白质的补充,
以上,便是关于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希望各位产妇及时地了解,遇到产后出血情况时,不会感到过分的害怕和紧张,合理护理,避免加重出血,促进身体恢复。最后,还要告诫各位产妇,要坚持体检,做好产前护理,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 罗山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 黄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