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2023-3-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急诊护理是指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和护理的过程。急诊护理是医护人员在急救现场或急诊室等环境中对患者进行的抢救性治疗和护理,目的是尽快稳定患者病情,争取时间将患者转入相应的医疗部门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急诊护理的内容包括:及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心率、呼吸、血压等;迅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氧疗、止血、稳定骨折等;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镇痛剂、抗过敏药等;处理相关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如呼吸机、除颤器等;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支持和安抚,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保证患者安全和舒适。
一、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1.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急诊护理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当患者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时,护理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等措施。
2.大量出血:当患者大量出血时,需要迅速止血。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出血,如按压止血、使用止血药物等。
3.呼吸困难:当患者呼吸困难时,护理人员需要迅速给予氧疗和呼吸机辅助通气。
4.意识障碍: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需要迅速评估意识水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疗、控制抽搐等。
5.疼痛控制:当患者出现严重疼痛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有效的止痛药物和控制疼痛的措施,如采用冰敷、按摩、针灸等方法。
6.感染防控:在急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感染的防控,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和给予抗生素等治疗。
二、如何应对:
1.快速反应和冷静处理:在面对急诊情况时,护理人员需要快速反应并冷静处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或意外。
2.细致的观察和评估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细致的观察和评估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相应措施。
3.熟练的护理技能: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熟练的护理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氧疗、人工呼吸、静脉输液、药物注射等。
4.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和信任。
5.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包括护理知识、技能、语言沟通、心理疏导等方面,以应对各种不同的急诊护理情况。
6.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急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面对紧张的工作环境和压力,保证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总之,急诊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紧张应对能力和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协调医护人员的工作,保证抢救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 王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