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病理学常用研究技术分析

2023-3-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分子病理学是运用各种方法对复杂疾病原因进行研究,阐述疾病的本质,为医生认识和治疗疾病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本文就分子病理学常用研究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1.分子病理学概述

分子病理学是基于基因水平,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也属于病理学的分支学科。分子病理学检测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基因检测,在具体检测过程中,需提取患者的血液及肿瘤组织,在对基因信息进行扩增之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来检测细胞中DNA分子基因信息,通过对基因状态的分析,来为诊断和治疗肿瘤提供检测信息方面的支撑。

分子病理学相对传统诊疗手段来讲,具有多项优势。首先,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出癌症突变基因,使医生能够在此基础之上科学选择药物对症治疗,患者不需要再对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尝试,节约了治疗时间。

2.分子病理学常用检测技术有哪些?

分子病理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荧光原位杂交、荧光定量PCR检测、扩增阻滞突变系统以及数字PCR数字检测。

2.1荧光原位杂交

其是通过杂交细胞核内的DNA靶序列,与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之后再通过荧光显微镜对杂交结果进行观察分析,一般用于检测基因扩增缺失或是融合。专业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的优势,可对分裂间多个细胞同时进行分析与定量。但这一检测方法对操作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对于医师的判读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且检测成本相对较高。

2.2荧光定量PCR检测

此种检测方式可对已知基因突变类型进行检测,检测后能发现是否存在已知的突变类型,之后再科学选择靶向药物,以提升了肿瘤治疗的精准性。

2.3扩增阻滞突变系统

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又称之为等位基因特性PCR,其一般用于检测已知突变基因,这一检测方法的优势在于灵敏度高,对于突变比例较低的基因也可进行检测。缺点却是无法发现未知或是新的突变基因,只能用作对已知突变类型的检测。

2.4数字PCR数字

数字PCR技术能直接检测出DNA分子个数,实现绝对定量,现阶段其主要被应用在基因表达绝对定量、二代测序文库绝对定量以及稀有等位基因检测中。这一检测方式的优点在于灵敏度极高,对于PCR反应抑制剂也能高度耐受,对于标准品不依赖,可精准地鉴定目标拷贝数,在实验数据分析时也更加便捷化。但缺点却是每次反应间有差异,所以现阶段仅仅只是用在科研用途,还未真正走向临床检验。

分子病理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实现了对传统形态诊断的外延,能通过对肿瘤易感性的判断、基因染色体变化的检测、药物治疗反应评价,实现对肿瘤疾病的针对性治疗以及预后干涉,同时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还可用作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做到早期干预。但这一交叉学科发展速度较快,所以很多医院在分子病理诊断中依然有较多需改进的地方。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病理科 樊宁)

责任编辑:杨小玉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