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
2023-3-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骨质疏松是一种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骨骼疾病,主要群体为老年人,容易引起骨折和其他健康问题。本文将为您介绍骨质疏松的定义、症状、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此提高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1.骨质疏松定义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质变薄,导致骨骼脆弱和易于骨折。骨质疏松的病程长,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很难在早期诊断。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女性和老年人身上。
2.骨质疏松症状
骨质疏松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出现骨痛时才被发现。疼痛多无定位,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一般骨质疏松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会缩短3~5厘米;可能引发髋部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等,脊柱压缩性骨折后可出现驼背、胸廓畸形等;因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使肺活量和换气量减少,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骨代谢异常导致骨钙盐和骨矿物含量减少,骨矿物质含量降低会导致患者全身乏力,骨质疏松后还会导致血管受压、呼吸功能下降等。
3.危险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逐渐减少。
(2)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3)遗传因素:骨质疏松可能是遗传的。
(4)低雌激素:女性停经后会出现雌激素减少,导致骨量减少。
(5)缺乏钙和维生素D:这些元素对于维持骨密度非常重要。
(6)患有某些疾病:骨质疏松还与一些疾病相关,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等。
(7)滥用酒精和烟草:这些物质会影骨质疏松
(8)药物:例如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4.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1)饮食调理: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多吃豆类、乳制品、海产品、骨头汤等食物。主要包括①高钙食品:牛奶、酸奶、芝士、豆腐、绿叶蔬菜、坚果等;②高维生素D食品:鱼肝油、沙丁鱼、鲑鱼、金枪鱼等;③富含维生素K的食品:菠菜、西兰花、甘蓝、羽衣甘蓝等。同时,应尽量避免摄入大量的咖啡因、糖、盐和饱和脂肪酸。这些物质会破坏骨骼的健康。
(2)运动调理:适当的有氧运动、重力训练和平衡训练可以增强骨骼的负荷,促进骨骼健康。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跌倒等危险行为。
(3)早期预防:骨质疏松要进行早期筛查的预防准备,尤其是50岁左右开始接受骨密度检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并进行治疗。
(4)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例如雌激素替代疗法、双磷酸盐类药物、生长激素等。
总之,虽然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但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避免滥用药物、戒烟戒酒、早期筛查和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多种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内分泌科 孔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