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你了解腰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知识
2023-3-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腰椎退行性疾病在7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主要表现为腰椎管的狭窄、腰椎退行性的滑脱、腰椎间盘突出,很多老年患者还会合并患有很多并发症,反复的腰腿疼痛严重影响了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是针对腰椎疾病的一种微创手术,主要通过运用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以及相关手术器械切除病变组织。该种手术主要适用于病情反复及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疾病患者。一旦患者长期采用保守治疗无效的话,就需要考虑实施手术进行治疗。
突出的组织已经压迫到脊神经根
一、什么是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属于一种微创腰椎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存在着创伤面小和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手术主要会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在人眼直视情况下使用相关手术器械对椎间盘纤维之外运用手术方式,能够彻底清楚腰椎上发生的增生和其他的病变组织或者神经。
二、腰椎间孔镜微创术的手术过程
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整个手术过程都对实施精准度有极高的要求。在手术开始后患者先会在清醒状态下被实施局部麻醉,然后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借助抓钳等配套的微创手术器械以及全时图像反馈系统,将突出的脱垂髓核摘除,而后利用射频技术修补原本受损的纤维环,将神经上的致敏组织消除,在手术全程,不破坏椎旁肌、韧带、不影响到脊柱的稳定性,能够彻底清楚骨质增生、对椎管狭窄完成治疗,最终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此类手术是所有针对腰椎部位对患者创伤最小,术后效果最好的。
三、哪些患者需要采取腰椎间孔镜微创手术
1.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椎间孔镜的常见适应症之一,腰椎间盘突出如果压迫了神经,导致腰痛和腰腿痛,导致行走受限,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可以考虑应用腰椎椎间孔镜来治疗。
2. 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也可用腰椎椎间孔镜来进行治疗,这种疾病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不明显,可是腰痛却很严重,而且是反复发作的腰痛,保守的方法治疗没什么效果。这个时候椎间盘已经出现了结构损害,必须要尽早地应用腰椎间孔镜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3. 腰椎椎间孔镜的适应症还包括腰椎椎间孔狭窄,很多中老年腰腿痛的患者都存在着椎间孔骨刺或者韧带肥厚的情况,这样就容易形成椎间孔狭窄,使得神经通道受阻,这个时候做腰椎椎间孔镜治疗可以扩大椎间孔,从而为神经减压。
4. 如果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明确的诊断,经过正规的保守方法治疗6个月仍然没有什么效果,甚至还出现了加重的趋势,这个时候就需要做腰椎椎间孔镜治疗。
5. 有一些腰椎病的患者由于开始的时候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使得病情反复发作,并且出现了严重的临床症状,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做腰椎椎间孔镜治疗。
6. 如果说因为某些腰椎疾病导致腰椎出现剧烈的疼痛症状,一般的方法始终都无法缓解,也可以考虑做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来治疗。
四、腰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较传统开放性手术的优势
退行性的腰椎疾病是导致老年人腰酸背痛、行走功能受限制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腰椎不稳定,单纯的开创减压手术虽然也有着创伤面小的优势但是却无法恢复老年患者腰椎的稳定性,反观常规的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又需要对脊椎旁的肌肉等软组织进行大面积的剥离,还需要去除后柱部位的大部分骨结构,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也更多,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对比,腰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会通过建立的微创手术通道进行手术治疗,不需要传统开放性手术的剥离脊椎旁的肌肉以及软组织,能够最大化地降低对腰背肌的损害,减少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在术中显微镜的使用也完美地解决了传统手术视野小、手术的操作空间狭窄,手术照明不足等问题,在狭小的微创通道内能够很好地避免正常组织并对病变组织进行切割,还能够同时进行减压融合的手术操作,术中的减压操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脊椎旁神经和血管的损伤,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并且确保了治疗的效果,通过腰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通常在术后1~2天就可以通过佩戴腰围固定带下床行走。能够极大化地减轻患者的病痛也能够有效缓解家属的陪护压力,减少了传统手术后卧床静养造成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五、腰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术后恢复
腰椎孔镜术后要卧硬板床,注意腰背部保暖,功能锻炼,注意饮食。椎间孔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从患者身体侧方或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是对患者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的微创疗法,椎间孔镜术后恢复很快。在日常生活中卧硬板床,注意腰背部保暖,别太劳累,不干重活;功能锻炼选择针对腰背部肌群的锻炼,如倒走、快慢走、旋转腰部,循序渐进地进行。饮食有节,注意营养充足,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奶类、含钙高食物。腰椎孔镜的术后锻炼也很重要。可以通过踝泵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直腿抬高锻炼,通过下肢抬高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运动,使神经根运动,防止粘连。翻身,指导患者正确翻身,避免腰椎扭曲,腰部肌肉锻炼,术后1~2周开始,长期坚持锻炼,增强腰椎稳定性。下床后带腰围保护,避免负重弯腰、扭腰,注意保暖,合理膳食。
  (固始县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 刘冬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