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食能降血脂?心血管疾病饮食要注意
2023-3-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日常饮食的不健康,促使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日生活之中伪科学的“经验”广泛传播,导致人们的认识出现偏差,促使人们做出错误的行为,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耽误治疗的黄金时期。所以,破除常见的认知误区,促进科学常识的普及,对预防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正确地心血管疾病饮食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血管疾病饮食的相关知识,加深其了解。
1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心脏血管的病变导致心肌组织的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人们心脏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促使患者的劳动能力的丧失,甚至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心血管疾病还有可能因心脏泵血功能差而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会发生休克等。所以对于心血管疾病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2心血管疾病饮食的注意事项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之中应该主要低盐、低脂饮食,平衡膳食,注意补充营养。体内的血脂高低和患者的吃肉的关系很小,但是不合理的饮食,即便坚持食素,血脂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长期坚持食素的好坏是不同的,哪些素食比食素时间的长短更加重要。健康的素食之中的新鲜的水果蔬菜、粗粮、干果、豆类等,而相对不健康的素食主要有精致的面包、馒头、白米饭、饼干、点心等,对患者体内的血脂影响很大。同时,在日常生活之中食用肉类的好坏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对血脂有积极的调控作用之一的鱼肉。除此之外,患者的体力活动、遗传因素、研究等原因也会导致体内的血脂发生较大的作用。所以,心血管疾病饮食并不一定要长期吃素,而要选择健康的食物和生活方式。
(1)低盐饮食:高血压与钠盐的摄入量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控制钠盐的摄入,防止血压过高。患者每日食盐量应尽量不超过6g,同时要避免隐性钠盐的摄入;钠盐的摄入不仅包括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调味品。
(2)均衡膳食:应注意营养的摄入,清淡饮食,但并非不能吃肉,可适当摄取牛奶、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
(3)低脂饮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关键过程,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壁中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入,在饮食中要注意尽量低脂饮食,不吃肥肉,少吃油炸等油腻的食品;
(4)控制饮食总量:饮食总量不宜过多,过多的饮食可能会转化为脂肪,增加患者体重,对心血管疾病不利;
(5)补充维生素:要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补充必要的维生素。
心血管患者平常除了积极治疗以外,在生活饮食上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首先就是要减少脂肪,胆固醇等含量多的食物摄入,尽量地以清淡饮食为主,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纤维素比较多的食物。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特优病房 李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