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需要做CT、MRI及PET-CT检查吗?

2023-3-2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甲状腺结节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疾病,它在发病初期没有较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甲状腺结节逐渐变大容易导致患者的颈前区出现较大的肿胀物、造成颈部疼痛和吞咽困难,如果患者的结节较大还会产生压迫症状,例如:说话声音异常、喝水受到不良影响、吃东西下咽困难等异常的表现。本文将简单地为大家介绍甲状腺结节的相关知识和CT、MRI及PET-CT检查方法介绍及其诊断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甲状腺结节的检查方法

目前甲状腺结节在临床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三种:第一种是专业医师通过查体触诊来触摸甲状腺的两叶以及峡部,了解有无增大的甲状腺结节。第二种是影像学的检查,包括彩超。①测量甲状腺的大小,使用横切的方法来测量甲状腺的横径和前后径,使用纵切的方法来测量甲状腺的上下径。甲状腺患者的峡部各径都使用横向、纵向方法进行测量。②从上到下,从外部向内部做横向和纵向的检查,目的是看清患者甲状腺的本质和结节的形态。③看清患者的甲状腺腺体和甲状腺结节的血流信号分布状况,确定甲状腺患者结节内部的血流最高流动速度和受到的阻力数值,甲状腺动脉的内径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根据检查结果的不同来诊断甲状腺疾病)、CT(仰卧位是CT检查时的最佳体位,告知受检者尽量仰伸头部,尽量将受检者的双手向足侧进行最大限度地拉伸。从受检者的颅底到主动脉弓进行规范性扫描。重建(层厚≤1.0mm)不同层面)、磁共振。①设备及体位:采用1.0-3.0TMR设备,分辨率高,通道多,线圈为环形。仰卧位为磁共振检查患者的最佳体位,甲状腺结节患者在磁共振扫描过程中医生需要告知患者禁止吞咽口水或进行吞咽的动作。②扫描时间3-5min,通过这些手段让甲状腺结节显影,从而快速发现并准确定位。第三种是通过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或者手术的方法,来取一部分的甲状腺组织进行化验,来明确有无甲状腺结节的存在以及结节的性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是查体触诊和影像学检查,患者具体适合哪种检查需要由专业的内分泌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CT、MRI及PET-CT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CT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①优势:设备操作方法较简单,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低,对操作经验无要求;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受检者的中央、上纵隔和咽后间隙三组的淋巴结;医生需要细微观察受检者的胸骨后甲状腺病变以及甲状腺病变同周围结构的关系;经过对以上各个部位的仔细观察医生能够对受检者的滤泡性病变进行简单评估;通过以上仔细观察,医生可以判断受检者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②缺点:暴露射线;对受检者的组织分辨率不高,清晰度不够,对于小于等于5毫米的结节和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的患者不适合;CT检查的禁忌症包括:受检者对碘过敏、受检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等;CT检查没有办法对淋巴结小于5毫米的淋巴结进行良性、恶性的诊断。③CT检查结果:受检者的甲状腺良性结节通常在CT的结果中结节呈现出清晰的边界、规则的形状、通常存在囊变;受检者的甲状腺恶性结节通常结节的边界非常模糊、不规则的形状、结节出现轻微的钙化,进一步使用增强CT检查之后结节的边界比CT平扫检查结果还模糊。④CT检查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高度强化、淋巴结大于等于0.5毫米,存在囊变、淋巴结出现轻微的钙化、淋巴结呈现出簇集状。

MRI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①优势:操作简单,可按步骤进行规范化操作,对医生的经验无要求;没有辐射,不存在辐射损害;对中央、上纵隔和咽后间隙三组的淋巴结的诊断较好;成像方法是多方位、多参数的,这种成像方法能够较好地诊断胸骨后甲状腺病变同周围结构的关系、囊变和出血等状况;受检者结节的良性和恶性能够经过进行动态增强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准确判断。②缺点:分辨率低,大于1厘米的结节检查适用;它的禁忌证非常多,例如:危重患者不行、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不可以,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可以。MRI检查对结节钙化检查不敏锐,结节的良性和恶性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受到较大影响;检查时间较长,容易受到受检者呼吸和吞咽口水等动作的不良影响。③MRI检查结果(良性和恶性结节):受检者良性结节的边缘是清晰的、有着规则的形态、存在囊变,进一步使用检查之后受检者结节的边界较之前清晰,灌注曲线属于迅速上升迅速下降型、ADC值较高。受检者的恶性结节边界通常较模糊、呈现出不规则的形态、在进一步对受检者施行检查之后受检者的结节边界较之前模糊、渐进型的灌注曲线、较小的ADC值。

PET-CT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PET-CT检查适用于恶性肿瘤,而甲状腺结节大部分属于良性病变。即使为恶性的甲状腺结节,也不需要进行PET-CT的检查。因为甲状腺癌目前大部分都是属于乳头状癌,并且这种乳头状癌称之为懒癌,一般没有侵袭性,并且不容易出现远处转移现象。

(固始县人民医院影像科CT室 李鑫)

责任编辑:杨小玉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