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僵硬能盲目锻炼吗
2023-3-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在骨科临床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在外伤或者手术后,出现附近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及活动范围受限,在临床上称之为关节僵硬。发生关节僵硬,在主动活动关节时,关节有明显的受限现象,采取被动活动关节,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那么,关节僵硬能盲目锻炼吗?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
关节僵硬是指关节功能(如屈伸、旋转等)发生不同程度障碍,活动范围减少,僵直,是骨伤科、风湿科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常见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骨折后等疾病。其病理基础为关节囊、韧带、肌腱挛缩,关节软骨的损伤,关节纤维性、骨性增生。
关节僵硬的功能锻炼:
其目的是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强直僵硬状态。关节活动的基本原则是逐步牵拉挛缩与粘连的纤维组织。练习方法如下:
一、主动运动:动作应平衡缓慢,尽可能达到最大幅度,然后稍加维持。用力大小以引起轻度疼痛感为度,每一动作重复20~30次,或多轴关节的方向运动依次进行。每天可练2~4次。这种方法对早期、急性期疼痛较轻或轻度关节挛缩效果较好,但对后期较严重的关节挛缩粘连作用效果可能不够理想。
二、被动运动 :如推拿,按摩。由治疗师或由患者自己用健肢协助进行。其作用较主动运动有力,活动到最大幅度做一段时间的维持。但必须小心地根据疼痛感觉控制力度,切忌施行暴力,以免引起新的损伤,甚至骨折。
三、关节功能牵引法及连续被动运动:借助牵引器或健身器来完成。但必须长期坚持锻炼,且负重由轻到重,时间由短到长,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加重关节肌肉及韧带的损伤,从而加重疼痛和病变,不利于疾病康复。
关节僵硬的预防
1、防止软组织粘连。在关节、骨骼或软组织遭受损伤,以及手术后的制动期间,应及早对未累及的部位进行活动度训练和功能训练,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日常活动,防止受伤部位的软组织在愈合过程中发生不合理的粘连。
2、防止异位骨化。异位骨化是指软组织和关节内出现异常的骨骼组织的现象。异位骨化会使关节失去活动能力,甚至会使关节发生融合和强直。异位骨化多与损伤后的长期制动有关。肘关节、髋关节是异位骨化的多发地带,肘关节甚至在连续制动1周后便可出现显著的异位骨化。异位骨化的根本原因是骨骼细胞在软组织处的大面积定殖、增生,并进行骨质的积淀。定期对受损及制动的关节进行合理活动,可以有效清除定殖在错误位置的骨细胞及骨质,防止异位骨化的发生。
3、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愈尚属难题,但通过改善无菌性炎症、止痛、合理活动及抗风湿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延缓关节受损。建议及早接受正规和积极的治疗,可大幅减轻痛苦,降低关节僵硬、畸形和强直的风险。
总之, 在进行关节僵硬功能锻炼时应注意动作力度,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有急于求成的心态,这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现在提倡早期康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涉及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的病患,还未发生关节僵硬时早期康复锻炼可以预防关节僵硬;发生了关节僵硬要尽早进行康复治疗,不要错过了最佳康复时间。
(郑州市骨科医院康复医疗科 何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