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抽血——您做对了吗

2023-3-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医院就诊或体检,基本上都会抽血化验,一提起抽血,老百姓的第一印象就是“空腹”——早上起来什么也不能吃,什么也不能喝。但是至于为什么要空腹,怎么做才算符合临床检测要求的空腹等问题,大家心中是存在许多疑惑的,下面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要求至少禁食8小时,以12-14小时为宜,但不建议超过16小时,超过16小时会导致一些化验结果和指标的变化。对于部分需空腹采血的婴幼儿,建议空腹3-4个小时再进行采血。

一、为什么需要空腹抽血呢?因为餐后半小时内,血液会呈乳糜状。临床很多检验项目的检测需要经过比色方法学进行,乳糜血会严重干扰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因此检验科遇到乳糜血标本,基本都会退收,并要求重新采血。此外,检验项目参考范围的制定大多数情况都是以健康人空腹抽血的检测结果为依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分析,计算得出。如果个人抽血时不空腹,那么和参考区间就会缺乏可比性,影响结果判读。由于人体血液成分会受到饮食、情绪和肌肉活动的影响,吃东西会一定程度影响检验结果。因此在某些检查方面,空腹更能反映真实的情况,所以有些体检前,医生会要求患者“抽血之前要空腹”。

二、空腹可以喝水吗?通常受检者被告知抽血前至少要禁食8小时、禁水6小时以上,“禁水”的含义可理解为不能大量喝水,并不代表一点儿水也不能喝。抽血前如果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导致诸多检测值出现误差。倘若早上起来口干难耐,少量饮水也是可以的,一般以不超过200ml为宜,但只能喝白开水,不能喝饮料、茶水、咖啡等,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三、空腹抽血并不是饥饿抽血。有的受检者担心吃饭会影响化验结果,在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就开始不吃晚饭,为了让自己尽可能“空腹”,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身体若处在过度饥饿状态,体内各项机能指标数会有非正常变化,这样就会导致采集的血样与正常情况有所不同。所以,这样化验出来的结果即使“正常”,却可能并未准确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因此前一天晚上一定要正常清淡饮食即可。空腹抽血的最佳时间最迟不宜超过早上10:00。

四、空腹需要停药吗?“空腹”并不代表不能服用药物,对于那些每天必须要服用的药物,贸然停用会导致危急重症,是千万不能随意中断的。

  像血常规这样的检查项目,进食并不会对血细胞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如果只做血常规检查并不需要空腹。此外,凝血、心肌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等与饮食关系不大的检查项目并不需要“严格空腹”,可以适当清淡饮食。但是像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沉,胰岛素等检查项目会受到饮食影响,必须空腹,不然会影响检查结果的真实性。

在抽血化验的前几天,注意不要饮酒,饮酒会影响肝功能的检验结果。另外,不要吃含糖高的食物、含糖的饮料,不要吃高脂肪的食物以及高嘌呤食物,以免影响血糖、血脂的检验结果。

(科普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孙晓芳)

 

 

 

责任编辑:刘洋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