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颌骨囊肿
2023-3-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颌骨囊性病变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病之一,由于早期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不易被发现。常因感染、疼痛、牙齿松动、颌骨膨隆引起颌面部畸形就诊从而发现。部分囊性病变容易复发甚至发生癌变,术后需定期复查。所以,对于颌骨囊性病变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颌面外科常见病--颌骨囊肿。
什么是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是口内支撑牙的硬组织(上、下颌骨)出现空腔病变,空腔内可以是固体、液体或半流体样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包裹着水的气球一样,气球内就是囊液,气球的那一层皮就是囊壁。
它是怎么产生的?
1、炎症因素——多产生于牙或者牙根尖的病变,产生了炎症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增生,上皮中央逐渐有液化,形成囊肿。
2、发育因素——牙齿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上皮组织形成包绕,上皮组织如果在形成的过程中未完全退化消失,就会残留逐步形成囊肿。
3、解剖因素——未完全萌出的智齿,其形成的过程中会因为表面的上皮组织和牙冠之间有液体渗出而形成囊肿。
4、外伤因素——特殊的情况,因外伤导致骨腔内出血、机化后逐步形成,称为血外渗性囊肿。
颌骨囊肿临床表现
1、牙龈肿:颌骨囊肿发展比较缓慢,可呈无痛性生长,累及骨质时,造成牙龈局部肿胀。
2、脸肿:囊肿继续生长,就可造成脸部肿胀,多见于上唇、下颌角处。
3、疼痛:较大囊肿会有轻度按压痛,且有乒乓球样压弹感,伴有感染时,疼痛症状愈加明显。
4、牙痛、牙松动:囊肿对应区域的牙齿有疼痛及松动感。
颌骨囊肿需要做哪些检查?
1、X线平片:颌骨囊肿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锐利,其内可以是单房或多房。随着囊液积聚,囊肿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可引起邻近牙移位,少数可见牙吸收。
2、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平扫时,囊肿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囊肿的密度与囊内容物有关,一般有两种情况:多数表现为低密度,少数为等或高密度。
3.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它该怎么治疗?
1、手术治疗:确诊后,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引起邻近牙的继续移位和造成咬合紊乱。一般从口内进行手术,摘除囊肿壁,吸净囊液,如伴有感染须先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炎症后再做手术治疗。术前应做X线摄片,以明确囊肿的范围及邻近组织关系。
2、病变牙的处理: 对于明确有病源牙的,需要积极治疗牙齿,手术前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疗后即刻行手术治疗。 对于术中去除了囊肿后,周围骨组织剩余量少导致牙齿松动的,需要拔除病源牙。
3、开窗减压术:对于大的颌骨囊肿患者,可先采用囊肿开窗减压术,在伤口区开窗,保持囊肿与外界相通,且定期冲洗,保持半年以上,之后复查根据开窗术后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此方法可缩小病变范围,恢复颌骨外形。
它该怎么预防?
对于本病的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另外还需要注意,本病的患者中,大多数与死髓牙有关,因此应尽早处理由外伤、龋齿或畸形牙引起的牙髓病变,对预防或减少根尖囊肿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颌面囊肿的一些常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柘城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李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