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的中医外治法有哪些

2023-3-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中医外治法是治疗风湿病的传统疗法,也是最早的有效治疗方法。清代名医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外治法通过体外给药作用于体表,起到就近驱邪、内病外治、调整脏腑治疗疾病的作用。临床上,很多被风湿疾病困扰的患者朋友,常常苦于疾病本身及药物不良反应而不知所措。没关系!中医外治帮帮忙——

一、中医外治法适合哪些风湿疾病呢?

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间质性肺炎、痛风、雷诺病等风湿性疾病及免疫失调类疾病。

二、风湿病主要有哪些中医外治项目?

1.针灸法

针灸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其中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是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脊柱关节病以及其他风湿病所引起的各种痛症及伴随症状,也包括神经痛、内脏痛。实验研究表明,针刺止痛与促进人体镇痛物质的分泌、提高痛阈、解除肌肉痉挛、促进局部微循环有关。

风湿病大多都是慢性病,因此针灸治疗的疗程要比一般的疾病长。有些风湿病有发作期和缓解期之分,发作的时候随时开始治疗,病情缓解后建议不要马上停止治疗,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反复。一般针灸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风湿病患者治疗则以3个疗程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治疗后可休息1~2个月再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治疗。

2.敷贴疗法:

又称“外敷”疗法,是将经过加工的药物直接敷贴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敷贴所用物品是按不同的方法将药物制成的固体、半固体,依其性质和制法分为药膏及膏药。药膏是以适宜的基质如植物油、蜂蜜、醋、蛋清等加入所需药末,调成糊状敷用。如将桐油加入生石膏粉中,调成糊状,外敷治疗关节红肿热痛。膏药即传统的黑膏药,通过作料、炼油、下丹三步成膏,如传统的狗皮膏等。

3.外搽疗法:

外搽,一般与涂搽、搽擦同义,是将药物制成液体或半流质药剂,直接涂搽患处或同时配合摩擦手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外搽药物有祛风湿、镇痛、消肿等作用,使用时若再加以搓擦,不但起到了按摩作用,又可增加药物的通透性,为治疗风湿病的常用外治方法。水剂、油剂、酒剂是常用制剂。

4.熏洗疗法:

是利用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液蒸汽熏,待药液温时再淋洗甚至浸泡)。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疗风湿病的目的。

5.蒸汽疗法:又称熏蒸疗法、汽浴疗法,是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蒸汽疗法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祛除病邪,是内证外治、由内透表、通经活络、无微不至、无孔不入、发汗而不伤营卫的好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全身蒸汽疗法和局部蒸汽疗法。

6.药浴疗法:是指在水中或药液中浴身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沐浴疗法有矿泉水浴、热水浴、不感温水浴、药水浴等,根据病情选用。儿童、老人及病情较重的风湿病患者,沐浴时要有人护理。

7.热熨疗法:

简称“熨法”,是用中草药或其他传热的物体,加热后用布包好,放在人体一定的部位上,做来回往返或旋转移动而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熨法通过特定部位皮肤受热或借助热力逼药气进入体内,起到舒筋活络、行血消瘀、散寒祛邪、缓解疼痛等作用。

8.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离子导入是根据离子透入原理,运用中药药液,借助药物离子导入仪的直流电场作用,将药物离子经皮肤导入肢体,并在局部保持较高浓度和较长时间,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以达到镇痛、消肿等作用。依据不同的证型,可选用清热消肿止痛方、驱寒消肿止痛方、活血化瘀方等。

(南阳南石医院中医科 陶江涛)

 

责任编辑:安笑妍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