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在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方面的优势
2023-4-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俯卧位通气是2018年公布的呼吸病学名词,指的是患者通过俯卧位进行的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是一种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辅助措施,其机制是利用重力作用,增加前胸部的血流量和背部的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
研究表明,通过开展俯卧位通气治疗,许多肺炎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血氧饱和度趴后比趴前有明显的提高。
“俯卧位通气”最早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现在广泛应用于新冠感染的临床治疗,可以说,俯卧位通气在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俯卧位通气也就是“趴着”治病,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是降低肺炎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新冠感染以来,我国的防控政策也一直在做调整。有的人阳了之后会出现浑身无力、喉咙干疼、全身发热等症状,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特别是70岁以上老人,出现呼吸系统感染后很容易出现咳嗽费力、有痰咳不出来等情况,从而导致低氧血症、各组织器官缺氧,进而加重全身乏力、精神状态变差、呼吸无力,导致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不管阳性还是已经转阴,只要新冠感染患者有呼吸急促、憋气等呼吸困难症状,都可以尝试使用俯卧位通气法进行治疗。
俯卧位通气是治疗新冠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说明:
一、改善低氧血症
俯卧位通气能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均一性分布,进而改善低氧血症。对重型和危重型新冠感染患者而言,俯卧位能改善氧合,对一些危重型新冠感染患者而言,由于肺可复张性差,12小时的俯卧位往往不能充分肺复张,而12~24小时的俯卧位通气对这类患者往往比较奏效。
二、改善肺可复张性
俯卧位通气能复张塌陷肺组织进而改善肺可复张性。对新冠感染所致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发现,俯卧位通气24小时后,8例患者的肺顺应性和氧合仍能改善,且肺可复张性指标肺复张/膨胀指数能够明显改善,但俯卧位48小时,大部分患者肺顺应性和氧合不再改善,提示肺炎所致的ARDS在密切评估下不需要更长时间的俯卧位通气。
三、改善高碳酸血症
高碳酸血症往往发生于重度ARDS的病程中,其机制还是由于肺不均一性引起肺通气血流比失调,进而引起肺泡无效腔增加。俯卧位通气后能改善肺通气不均一性,复张塌陷肺组织,减轻塌陷肺组织周围肺泡的过度膨胀,进而减少肺泡无效腔通气,从而改善高碳酸血症。
四、改善血流动力学
俯卧位通气能改善急性右心功能衰竭。俯卧位通气时,通过两方面机制使肺血管阻力下降:一方面改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肺复张;另一方面俯卧位会升高患者腹腔压力,进而引起体循环充盈压升高,从而增加肺血管内血容量;因此增加右心前负荷,且降低右心后负荷,进而增加左心前负荷,当重症患者左心功能正常时,俯卧位能显著改善重度ARDS血流动力学。
值得一提的是,肺炎患者在进行俯卧位通气时,建议至少准备3个枕头,分别是胸前一个、头部一个、脚踝一个,大肚子的话,胯骨再垫一个。枕头别太硬,要不硌着不舒服,双肩胳膊放松,趴2小时再翻过来。
另外,有家庭制氧条件的要吸氧,活动后指氧饱和度低于93%的,不能脱开氧气去上厕所、刷牙洗脸,特别要防止摔倒。
(洛宁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李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