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如何应对
2023-4-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为癌症的3大治疗手段。但化疗后也会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
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如下:
1、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部分患者可能发生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腹泻、便秘等;
2、骨髓抑制:即化疗药物对造血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以影响造血细胞的分裂、增殖,最终在化验单上观察到白细胞、血小板以及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
3、肝功能损伤:有些化疗药物可能影响人体肝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酶升高,比如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也有些化疗药可能引起胆红素升高;
4、肾功能异常:即患者表现为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比如应用大剂量顺铂或甲氨蝶呤等化疗药,可能使肾功能损伤的风险升高;
5、其他:其他相对少见的副作用,比如外周神经毒性,患者表现为四肢麻木,有些人可能出现手足综合征,表现为手足甲沟炎等表现,甚至指甲改变。
总体而言,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方面,少见如皮肤反应和外周神经损伤,以及部分患者还有心肌的损伤等。目前随着药物进步,化疗药的毒性逐渐减少,疗效也是越来越好。结合目前很多辅助的治疗药物,对自身保护,包括促进造血的升白细胞、升血小板性等药物的进步,化疗的患者目前的副反应越来越少,在整个化疗过程中,患者也越来越安全。
如何缓解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如下:第一,首先化疗后最容易因为骨髓抑制,血象异常。白细胞下降,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可以通过皮下注射升白针,也就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提升白细胞有效,长效升白针对合适人群也可应用。而血小板的下降,容易造成出血的风险,可以通过皮下注射促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及口服TPO-RA药物提升血小板。贫血的问题,可以通过应用促红素、中药调理,如果是贫血严重,还要申请输成分血。第二,很多化疗药都容易引起胃肠道的反应,也就是恶心呕吐,可以通过化疗前以及化疗后的预防性地使用止吐药,尽量减轻恶心呕吐的反应。第三,还有不少化疗药物具有神经毒性,引起手脚麻木,可以通过营养神经类的药物,比如口服甲钴胺,缓解这种不适的症状。
以上是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武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