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规检查有哪些
2023-4-2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生活中很多人会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害生命安全。患病后要尽早去医院治疗,进行相关的检查,早发现,早对症治疗,早日恢复健康。那么,就医后常规的检查项目有哪些,你了解吗?所谓的常规检查项目一般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等,我们来详细地了解一下相关的检查内容吧。
一、常规体检项目有哪些?
1、一般的体格检查,包括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的专科检查;
2、功能检查,包括心电图、X光、B超(包括肝、胆、脾、肾和生殖系统)等影像学检查;
3、化验检查,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乙肝五项。此外,还有肿瘤三项(甲胎蛋白、EB病毒、癌胚抗原)检查等。
二、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
(1)血常规:血常规属于比较普遍、常见的一种检查手段,我们人体
的血液主要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血细胞主要是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常规主要包括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白细胞等,可观察血细胞分布、形态、数量改变等情况,进而判断血液状况、诊断病情,较适合感冒、头晕、腹痛、贫血等患者。血常规检查的项目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上述指标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筛查,血红蛋白能够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症状。
(2)尿常规:其检查的项目有尿液颜色(淡黄色透明)、尿比重、尿隐血(阴性)等,可观察尿液内的成分是否正常,不仅能反映有些疾病的治疗效果,还能为疾病后期干预提供有效参考。尿液呈现深黄色或者橘黄色,需警惕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若呈现红色,需警惕急性炎症、结石所引起的血尿。尿比重增高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等,并能反应饮水情况,若其上升,可能是当天很少喝水或者没有喝水,若其下降,则可能是当天饮用大量水。若尿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且存在尿频、尿急症状,考虑为尿路感染;若红细胞数量多,伴随腰腹部疼痛,考虑存在泌尿系结石。
(3)大便常规:在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中大便常规属于操作最容易、
最简单的一种检查,通过显微镜检验、化学检验、理学检验等手段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大便颜色、是否有蠕虫(无虫卵)、隐血(阴性)等,能帮助医生了解消化道内是否出现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不仅能尽早探查胃肠炎、肝病,还能为消化道肿瘤提供一些诊断依据。正常情况下,若大便常规显示有虫卵,则需警惕寄生虫病。血便多是因肠出血导致的,需警惕结肠癌、痢疾等疾病。若是柏油样便,则需警惕上消化道出血,若出血量比较大,则有可能呈现鲜血便。通过便常规的检查,能够尽早发现如肠胃炎或是肝病等其他的疾病,同时更能够审视消化道是否出现肿瘤的情况。
三、三大常规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1)血常规:一般需在安静、休息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脂血症或标本中存在大量脂蛋白可产生浑浊,而引起血红蛋白假性升高;而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此外,女性月经期不宜做血常规检验,因为经期会影响细胞、血沉的测定。
(2)尿常规:应用清洁、有盖、干燥的一次性容器,防止日照与污染。
收集尿液量:尿常规与一般定性检查留取尿液约30—50ml。尿标本要新鲜,留取后立即送检。放置2h 以上尿中成分可发生变化,如红细胞、白细胞溶解等。尿标本要防止月经血、白带、精液、前列腺液、粪便、烟灰等异物混入。为此应避免月经期验尿。一般检查留取晨起第一次清洁中段尿,作细菌培养者应先做尿道口局部消毒处理并注意无菌操作。尿胆原等化学物质因光分解或氧化,需要避光。
(3)大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前禁止食用动物性食品、菠菜等影响隐血结果的食物,以免影响检查准确性。此外,采集完便样本后要在1个小时内检测完,以免大便内成分被破坏,而出现假阴性等现象。若近期服用过维生素C等会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要提前向医生说明。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三大常规是帮助医生诊断病情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三大常规可确定疾病范围,并对疾病进行初步筛选,进而提升病情诊断准确性。此外,还能通过三大常规发现身体潜在问题,进而找出相关疾病。所以,建议各位读者每年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自己身体状况,以便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治疗,避免因不重视生活细节,而错过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中心 马艳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