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的相关知识

2023-4-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疾病分类

常见的后循环缺血类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韦伯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

引起后循环缺血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患者有先天性的血管狭窄,如椎基底动脉血管严重狭窄时容易发生后循环缺血。

2.低血容量严重、低血压,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血压突然降低,会引起脑部低灌注,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后循环缺血。老年人突然血容量下降,比如大量腹泻、呕吐,均可能会引起脑部低灌注,引起后循环缺血等。

3.如果患者有心脏疾病,如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冠心病。应用扩冠的药物,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时,可能会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脑部低灌注,引起后循环缺血,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脑梗死等。

后循环缺血有什么表现?

后循环缺血常见的症状有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步态不稳或跌倒、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嘶、霍纳综合征等。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出现后循环缺血后怎么办?

后循环缺血症状轻的可能迅速好转了,和没事一样就过去了;但是严重的也可能严重影响性命!所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出现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必须马上紧急送医院就诊!切勿大意。

平时,我们可以怎么做?

一、日常生活中怎么做?

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生活规律,平时活动宜轻、柔、和缓,在卧位或蹲位时,不可猛然起、立,以免发生眩晕、跌倒,不宜从事高空作业、航空、航海及其他高速运动职业的人,也不宜骑自行车,以防突发眩晕,产生危险。

二、饮食习惯上怎么做?

饮食宜清淡、定时定量,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主,多吃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忌暴饮暴食和食肥甘厚味、辛辣、生冷之品及过咸伤肾之品,戒烟酒。

三、服用药物时怎么做?

谨遵医嘱服药,不要随意自行停药或加减药量。

四、康复锻炼时怎么做?

增强体质,加强坚持体育锻炼,如进行太极拳、气功、八段锦、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训练;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贫血、颈椎病或脑部病变,及早消除眩晕病证;定时定位测量血压,发生异常变化或有自身其他不适及时就医。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后循环缺血的发生,一旦被确诊为“后循环缺血”千万不要大意,务必及时去医院就诊。

(南阳张仲景医院内二科 周玉瑞)

责任编辑:安笑妍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